□本报记者 赵 锐

高考是学生人生道路的第一站。如何让学生通过高考适应社会,是每个家长应该注意的问题。没有正确持久的家庭配合,再好的学校和师资也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现在普遍的观点是,学生的成功40%依赖自身努力,30%依靠学校力量,30%来自家庭的推动力。家长的心态决定孩子的心态,家长的水平决定教育的质量,家长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父母。”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不能缺席的,孩子伴随父母生活一生,始终受父母思想、道德、生活、行为等各方面的影响,家庭教育远远超过学校教育的影响力。一个好的家长就是一个好的教师,一个好的家庭就是一所好的学校。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父子之爱、母子之爱由“血缘之爱”逐步被具有广泛意义的“人文之爱”取代,但它依旧延伸和渗透到孩子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

家长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职责,但这个责任必须要有科学的方法,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家长。

市民祝女士告诉记者:“我们看到现在的很多的家长都对自己孩子的重视仅放在舍得花钱上,乐意为孩子的吃、穿、学习、玩提供一切无微不至的服务。但现实情况中,很多家长虽有盼望孩子成才之心,却无科学教育孩子之策。有很多家长用错误的方法去表达了自己的美好心愿,但其结果轻则适得其反,重则毁了孩子的前程,伤了自己的心。”

穆施玉是一位幼师,她认为,作为家长首先要明白教育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林则徐所言:“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气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可见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质是多么得重要。父母负面言行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也许一次就能够毁了孩子一生。使孩子学好是难的,但让孩子学坏是容易的。也就是说,养成好习惯需要很长的时间,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用良好的氛围熏陶孩子,学会欣赏孩子,要明白欣赏孩子引导着最后的成功,抱怨孩子不成器则导致了失败,这是每个父母都应该牢记的。

孩子的教育培养涉及着诸多方面的问题,不可能一言蔽之,更不能一蹴而就。如今,时代对家长的要求越来越高,激烈的社会竞争、对创新人才的需要,给家庭提出了新的挑战。这都需要家长更新观念,树立适应社会发展、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新要求的家庭教育观,改进教育方法,积极主动地和学校一起把孩子的事情做好。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为父母者不一定是高官巨贾、文人学士,不一定只有丰功伟绩、家财万贯才能来做孩子的榜样。一个具有善良、爱心、负责任、勤奋踏实等良好品质的家长,他的所作所为,正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方式。比如说:你孝敬父母公婆,孩子看见了,他将来就会有样学样;路边的碎纸、玻璃,你弯腰捡去垃圾堆,那么你这个行为就是“善举”,在孩子的心里种下“善”的种子;或许你的工作不是很体面,但你兢兢业业去做了,你就给了孩子“认真”的品格,带着“认真”品格的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将来工作,都会变得优秀。此外,很多家长坚持做到“四个至少”:至少读几本孩子爱读的书、至少了解几位孩子喜爱的明星、至少看几部青少年之间流行的影视剧,至少会一两种孩子喜欢的运动项目,这对孩子来说是十分有益的。成功的家长会懂得: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