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毅平
一年一度的高考,明天又开始了。考生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考出理想成绩,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那么,掌握、采用科学有效的应试方法,培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状态,对于高考水平的充分发挥是至关重要的。
一、迅速适应、进入角色
提前进入考场,在指定的座位就坐,按考场规定摆好必要的用具与证件,让心情先平静下来;仔细聆听监考老师讲述的考场规则,使自己逐步进入角色,调动大脑积极运转;按规定填好试卷上的各项栏目,不要把这些工作放到后面去做,填写栏目的过程,也是进一步进入角色的过程。
二、通览全卷、确定策略
根据多数考生的经验,一般在填完栏目之后,先通览一下全卷,留下一个初步的印象。这样做的好处是大体了解本次考试的难易程度,合理分配时间,确定答题策略。当然,考生要结合平时参加考试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做法。一般情况下,是先易后难、先高后低、先慢后快。
三、考完一科后,思维迅速转移
考生考完一科后,要马上告别这一科,让头脑在短暂休息之后迅速地消除该科的所有信息,输入下一科的信息。作为考生家长,在考试间歇期间不宜追问考生的考试如何,因为这种追问只会诱导考生回到已考科目的情景之中,影响下一轮信息的置换。
四、拾遗补缺、力求完美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为了拉开考生档次,题量很大,留给考生检查和返工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在答题时要尽量细心,不要返工。另外,考生一定要注意不要遗漏题目。
五、沉着应战、切忌惊慌
对于考生来说,应当集中精力于考题,避免东张西望。关于考试时间,考生有必要掌握。即使离考试结束的时间不远了,也还是要沉着冷静。所以,即使有个别题做不出来,也不必自暴自弃地埋怨自己,不要提前交卷,坚持到最后,或许会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