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在宜兰演出时,有3辆大巴车、30多辆小轿车以及好多摩托车拉着周边约500人来看戏,来看他们心目中的开漳圣王公。演出开始前几个小时和结束后数个小时内,都是大雨不断,而唯独演出中间的几个小时内,一滴雨都没有下,当地人都说,这是圣王公显灵了。当地河南同乡会负责人特地给剧组送了一幅牌匾:万里乡音,表达对演出的首肯以及浓浓的思乡情怀。
“过去都是听着阿公阿嬷讲述陈元光的故事,这一次,我看到了开漳圣王,我见到了我心目中的圣王公,我很开心,谢谢你们。”这是所到之处,台湾民众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这部戏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新纽带。
市委书记郭瑞民、市长乔新江对这次文化之旅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通过这台精品大戏,为弘扬根亲文化、河洛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搭建了一个全新平台,有助于推动台湾各界进一步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合和相融的历史根脉,认同一脉相承的文化背景。
世界和平发展的新钥匙
除了台湾民众如此信奉开漳圣王陈元光,在福建,信奉陈元光的民众也不在少数。据了解,信奉的民众达500万之多。在东南亚以及很多地方,也都不乏信奉陈元光的民众。
为此,中华侨联总会的理事长简汉生先生提出,既然陈元光及87姓开漳将士是中原河洛文化南传及国际化的始祖,是大多数闽、粤、赣、台居民及海外华侨华人早期祖先的先祖,我们就必须为开漳圣王正名,定性定调,不能让漳州变成民族大迁徙的起点这个民间误解继续下去。
正是由于陈元光率58姓府兵(后来增加到87姓)到福建平蛮,并引进了中原地区较高的文化、农耕和畜牧技术,使得中原河洛文化传到福建、广东,继而到了台湾,并从这三地传衍到海外,使得河洛文化生生不息,发扬光大,可以说,陈元光的入闽,开拓了中华民族迁徙历史的首页和中华文化南传及国际化的开端。
持这个观点的不仅只是简先生一人,在研究陈元光的学者中,就有学者认为,从中原文化的传承而论,陈元光的入闽目的虽为平蛮,但后续的治理,却不是屠杀和灭种,反而继之以文教,所以并未种下仇恨的种子,给日后的统治和和平发展、经济的繁荣与民族的繁衍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样的作法与传统武将扫荡战场的作风迥异,可以说是一个文武全才的“儒将”,这在中国历史中并不多见。
“通过《开漳圣王陈元光》这部戏的登‘台’演出,让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了解到这段历史,广大的信徒开始有了新的认知:中原固始才是陈元光老家,陈元光及87姓开漳将士是中原河洛文化南传及国际化的始祖,是大多数闽、粤、赣、台居民及海外华侨华人早期祖先的先祖。”本次赴台演出活动的总领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杨慧中在总结此行时坦言:“多开展类似的文化交流活动,对世界的和平发展,应该说,提供了一个新的范例,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九届省政协副主席、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义初盛赞本次活动:五场演出,感动上层士绅,又心系普通民众,进入艺术殿堂,又活跃于祖庙草台,尤其是在庙口公演之举,能够直接和台湾民众零距离接触,开了大陆赴台民间文化交流的先河,这在两岸文化交流史上,绝无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