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方慧玲)尽管自家茶园全部流转给了信阳毛尖集团,但今年的春茶生产,对浉河区董家河镇白马山村茶农邓先进来说,仍是一个丰收季。“我帮公司炒茶、卖茶,每年能多挣一两万元,而且也不像往年那么劳心费力了。这多亏了你们建行对信阳茶产业的大力支持!”昨日上午,记者随建行信阳分行公司事业部总经理助理石卫东深入该村走访时,邓先进握着他的手深有感触地说。
白马山村地处信阳毛尖名茶产地“五云两潭一寨”。邓先进家原有茶园24亩,年收入五六万元,但每到春茶生产时期,邓先进不仅要为采茶工难招发愁,还得夜以继日地炒制、忙活。等送走了采茶工,一家人早已累得筋疲力尽,而这时大部分的茶叶还待售家中。邓先进所说的“公司”,就是信阳毛尖集团。2011年,信阳毛尖集团在建行信阳分行5亿元信贷资金的强力支持下,将白马山村及周边几个村的3万亩茶园流转过去。从那时起,邓先进和他的乡邻们再也不用为茶事操心,他们的身份也不再是单纯的“茶农”了。
据白马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厚田介绍,信阳毛尖集团向村民一次性支付了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的流转费用,每年还为茶农购买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医保,并按照个人所长安排村民到公司从事茶叶采摘、炒制、销售及茶园管理等工作。因为大山深处交通不便、小孩上学难,村里70%的茶农拿着茶园流转费到镇上购房居住,做着和茶有关的生意,过上了城镇人的生活。
置身山顶俯瞰漫山茶园,3万亩生态茶基地蔚为壮观,绿油油的茶树间插着许多黄色的粘虫板。因为春茶采摘已结束,前段时间还繁忙喧闹的茶园此时安静了许多,只有几个年纪较大的村妇在采茶。“这是公司剩下不要的,我们闲着没事采点儿,一天也能挣100多元呢!”邓先进的媳妇正好也在采茶,她笑着和我们打招呼。不远处,两名受雇于生态茶基地的茶农正在操作机械修剪茶树。他们说,过去种茶凭经验,现在一切都要讲科学,除草灭虫、浇水施肥什么的,样样得按公司技术员的要求做。
“公司做的是名优茶,对茶叶原材料品质要求很高。几年前就想建设规模化生态茶基地,但苦于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直到取得建行的大力支持,3万亩生态茶基地才得以建成。”谈到生态茶基地建设,陪同采访的信阳毛尖集团五云茶叶公司副总经理张萍说,基地建成后,不光茶叶质量有保障,产量、产值也大幅增加,今年公司又研发、投产了茶能、蜂蜜百草茶等全新茶饮品,各类业务实现了加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茶农增收致富。
提起与信阳毛尖集团的战略合作,建行信阳分行负责人说,助推茶产业发展是建行支持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信阳毛尖集团是信阳茶产业的龙头企业,建行为此组建了信阳茶产业专业服务团队,探索实施了土地流转、林权质押系列金融创新,目前已成功向信阳毛尖集团公司授信30亿元,第一笔5亿元固定资产贷款已投放,余下的将根据实际需求适时投放,为信阳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