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海燕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儿童独自留在家中由亲戚代为照看,我们把这类儿童称为留守儿童。如何让这些幼小的心灵健康成长?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共青团信阳市委少工委负责人陶丹。

谈起让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陶丹告诉记者,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如何让他们有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除了重视和关心留守儿童的人格成长和未来,给他们的家长和他们本身以帮助外,再就是要让全社会都动员起来,把关心、帮助少年儿童成长当成一件大事,齐抓共管,这样才能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才能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谈起怎样让孩子健康成长,陶丹说,首先是要让家长清楚地意识到钱重要孩子更重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三个重要环节,标志着我国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具有早期性、日常性、权威性和感染性特点,其中关键角色是父母。帮助农民工提高家庭教育的意识和水平是流入地城市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文化资源丰富得多的城市,可由政府出面组织电台、电视台为农民工举办专门的家庭教育节目,开办教育热线,在周末举办大型义务讲座。一旦他们掌握科学育子理念,学会教育方法,情况会有很大改观。在政府和社会帮助下,农民工应该学会家庭教育这门课。目前,大多数父母与留守儿童一个月打不了一次电话,还时常无话可说。专家提倡父母与孩子书信往来,更能表达感受和心声。如果有小学低年级或更小的孩子,父母最好留在孩子身边,即使外出打工,也要保证能随时回家看望孩子。

其次是各部门携手合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帮助留守儿童,是农民工流出地政府和学校、相关部门的一项责任。留守儿童的大规模产生,是近期的现象,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心理、品格问题甚至青少年犯罪等,都必须依赖更深入的专门调查资料来进行分析。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尽快组织有关留守儿童的专项调查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事实证明,建立儿童托管中心和心理咨询机构,推进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关怀和学业指导,可以立体式营造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为了解除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要采取措施有效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