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锐

在商城县苏仙石乡柯楼村有这样一位老人,五年如一日义务为本村街道、公厕打扫卫生,他就是该村村民卢永畴。

日前,当记者赶到卢永畴家时,屋子里已经不见老人的身影。正在准备上学的小孙子告诉记者,卢永畴在打扫公共厕所。

卢永畴告诉记者,他每天先是用铁锨将便池内的粪便一点点疏通到下水道,然后把厕所外面和台阶上的杂物清扫干净。下午3点左右,他会再来清扫一遍,保证公厕清洁。

干完了这个,老人又开始清扫街道。近年来经过潜心打造,西河景区变得更加秀美,很多人慕名前往。卢永畴打扫的街道就是他们必经的两条路线之一,人流量大加上道路两旁随风飘落的树叶,老人要扫上整整两个小时。在做保洁期间,老人还不时地向过往的群众讲解环保知识。

除了公厕、街道,老人还要去清捡河道垃圾。他告诉记者,因为流水作用,有时候刚捡完就会有垃圾漂流下来,他就只能再下去捡。

这些都干完以后,忙活了一个上午的卢永畴终于可以喝口水歇息一会儿,然后开始给家里的小孙子准备午饭。算下来,每天他花在村里做保洁的时间,将近8个小时。

5年来,卢永畴记不起自己用坏了多少把笤帚、铁锨,而这些开销,他没有向相关部门提过任何报销要求。“不下雨的情况下,每天早上起来基本都是六点开始,我打算在我的有生之年,坚持下去。扫帚等工具都是我自己的,因为这点小事儿你都去找公家不好,这都不算什么。”卢永畴说。

问起义务打扫卫生的原因,老人告诉记者,5年前,村子里修通了水泥路,建起了文化广场,群众业余生活丰富起来了,但是卫生状况却不容乐观。今年,县里整治农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全面铺开,村里一致推选他为保洁员。面对责任与义务,老人干得更起劲了。

除了做保洁,卢永畴如今还有一件事要做,空闲时间,拿起美丽乡村建设手册,思考着如何能让村里变得更美丽。

有了卢永畴,公厕臭气熏天的气味消失了,公路干净了,河道清澈了,大家都说这与卢永畴的无私奉献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