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结论去调研”要不得
领导干部如何确保做出的决策符合群众诉求?其中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搞好事前调研。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干部常常是人还没走出办公室,调研的结果就已经“成竹在胸”了。这种带着结论去调研的做法,实在是要不得。
带着结论去调研原因很多,有的认为自己能力高、知识广,一切尽在掌握中,带着结论下去方显本领;有的觉得手上的资料已经齐全,已经能充分发现民需民急,由此得出的结论必将符合社情民意;有的则认为调研就是“走形式”,下去转一转,随便看一看,照片弄几张,材料交几页,便算是完成了任务。凡此种种,共有的问题就是没有吃透调研的本质,没有认识到调研对于做好工作、改进认识的价值所在。
带着结论去调研,很容易受结论先入为主的影响:事情在脑海中已经“盖棺论定”了,就会在调研过程中对所见所闻进行选择性接受,只听、只看与原结论符合的东西。调研本为解决问题而去,可如此一场调研下来,干部不仅看不到民情、听不到民意、找不到民需,还会浪费掉宝贵的工作时间和其他人力物力资源,给基层和老百姓造成更大的负担。
干部可以带着问题去调研,通过问题找答案,通过答案找方法,通过方法促发展。也可以带着主题去调研,增加调研的目的性和准确性,让调研更能找到问题,更能反映问题,更能解决问题。而调研的结论,必须是根据调研内容仔细分析、认真揣摩得来,容不得半分主观臆断或者先入为主,否则就会影响其客观真实性。
(龙 坤)
荣誉“贬值”羞了谁
前不久,帮一位调离的同事“搬家”,在其办公桌旁的纸箱里翻出了一摞荣誉证书。整理好他的那些荣誉,准备帮其搬到新单位办公室的时候,他却阻拦说“这些别搬了,都不要了”。
其实,不仅仅是这位同事,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干部,对曾经那梦寐以求的荣誉已不再那么热衷。一些人获得荣誉,只是单纯地为了伴随荣誉而发的一点点奖品。荣誉在一些干部的心中已经严重“贬值”,甚至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荣誉“贬值”,“含金量”降低,甚至一些荣誉现在已经不含金只含水了。之所以会这样,一是有的地方荣誉泛滥,名目繁多,让人目不暇接;二是评功评奖不严肃,有的单位不凭实绩评奖,不按功授奖,他们评功授奖或者是论资排辈或者搞轮流“坐庄”;三是除了那少得可怜的奖品外,荣誉证书对很多机关干部来说并没有什么大用处,并不会因为荣誉证书的多少而得到提拔重用,或增加工资档次。
所以,要想让荣誉不“贬值”,在精神上发挥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作用,要想让干部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那样爱护荣誉、珍惜荣誉,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必须精减荣誉的项目和数量,让荣誉真正做到以稀为贵;二是必须严肃评功评奖的程序,应确实按照工作实绩评功授奖颁发荣誉;三是必要时须让荣誉与干部的职务晋升、工资增长等适当挂钩,不能让荣誉自己“跑单帮”。
(赵艳生)
基层引才别搞“学历崇拜”
在一些地方的引才政策中,普遍把学历和毕业院校当作人才的划分标准,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名牌高校毕业生成为了引才的重点。
人才的评判标准不一而足,简单通过学历和“出身”识才,未免偏颇,也会挫伤“草根人才”的积极性。高学历不代表高能力,高学历人才引进来之后“不实用”、“留不住”的情况也不在少数。事实证明,学历高低与一个人成才与否没有必然联系。
在香港,一位长期为学生做饭扫地的82岁老太袁苏妹,没有大学文凭,没有教授职称,至今只学会写5个字,却被香港大学隆重授予“荣誉院士”的称号。原因是她44年如一日地“拎出个心”为师生们服务,用“母亲的心”抚慰、照顾着港大的学子们。现实中有些人虽然学历不高,读书不多,可凭借爱心和责任心,通过后天的努力和打拼,也能为社会创造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
对于基层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渴求人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要务实一点儿,眼光和门槛不易过高,要解开由来已久的“名校情结”,摒弃盲目的“学历崇拜”,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把“橄榄枝”抛给与地区发展优势相匹配的技能型人才、土生土长的创业人才和成长潜力巨大的年轻人才,不断提高引才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衡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