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来节
近日看报道,浙江省浦江县提出把乡镇干部培养成“全科干部”,对百姓各种需求,要求乡镇干部要说得出理、想得出法、办得好事,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很受群众欢迎。以“全科干部”定位乡镇干部,耳目一新,形象又贴切。
提起“全科干部”,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全科医生”。细细品味,乡镇干部还真与“全科医生”有几分相似之处。“全科医生”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以及病人康复、慢性病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全科干部”和“全科医生”都是综合程度较高的人才,“全科医生”解决的是乡村社区百姓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全科干部”则是满足百姓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分量都着实不轻。
培养“全科干部”,非常符合乡镇基层的实际。有道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但是乡镇机关普遍人手少,乡镇干部往往身兼数职。尽管乡镇干部个人“术业有专攻”,平时各管一摊,但任务一来都得上。乡镇干部直接面对基层群众,走到群众中间,你就代表党委政府,群众希望你是位“百晓生”,因此什么政策都要知道个一二三。乡镇干部要进得了村、入得了门,就要准备好回答老百姓的各种问题。乡镇干部不仅要少点书生气、多点泥土味,还要少一些“一招鲜”、多一些“多面手”。
“百姓事、问不倒,干实事、难不住”,这是群众心目中“全科干部”的形象。计生优抚、困难救助、农村医保、种粮补贴申请,这些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乡镇干部应该“一口清”。“问不倒”体现的是政策水平,“难不住”则彰显干部的思路和办法。还是在浙江,庆元县坚持8年不辍培养技能型干部,而且要求每位乡镇干部掌握1门以上服务当地群众的技能。实质上,技能型与全科型并不矛盾,都是打造服务型乡镇的有益探索。培养“全科干部”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乡镇干部综合服务能力,一专多能正是“全科干部”的要义。说得出政策的“道道”,手里有富民的实招,这样的“全科干部”,基层最需要、群众最欢迎。
“全科干部”是怎样炼成的?在干中学、学中干,这是许多“老乡镇”的经验之谈。用脚步丈量民情,靠实干赢得认同,“全科干部”成长没有捷径。浙江省要求,乡镇领导要带头联村联企联农户,党政一把手要走遍辖区内所有自然村,联村干部要走遍联系村所有农户,面对面交流,实打实干事。俗话说,“一门不到一门黑”。农村基层需要什么,就学什么;自身素质缺什么,就补什么。乡镇工作头绪多,再忙也要挤时间充电。从当前农村基层实际来看,尤其要加强规划建设、法律法规、社会管理、产业发展等知识的学习。要成为“全科干部”,最离不开的是全身心地投入。只有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才会想方设法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如果只想当个过客,“身在曹营心在汉”,注定得不到全方位锻炼。
“我们的根基在乡镇,活力在乡镇,依靠力量在乡镇。”年初,浙江省委专门作出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决定。提倡乡镇干部当“全科干部”,无疑是抓乡镇、强基层、带全局的管用一招。
(摘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