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棠
阳春四月里,参加人社部在西安举办的劳动关系业务研修班,抽空去了位于西安市西北约80公里的乾县梁山上的乾陵,一睹了久已知晓的武则天无字碑。
记得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读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时,听刘锡庆老师讲过女皇帝武则天的无字碑,好像他只是几句话而过,印象浅浅的。再就是几年前在央视“百家讲坛”上看了几回蒙曼教授所讲的武则天,虽断断续续,但颇有新知。这次纷纷细雨中乘车往乾陵,导游一路上不停地戏说着武则天,不时地引起人们的笑声。我呢,一直静静地听,静静地想,到了地点,就直奔无字碑。
武则天的无字碑,立于乾陵的东侧(西侧为述圣碑,碑文是歌颂唐高宗李治的功绩的),由一块巨大的整石雕成,高6.3米,宽2.1米,重98.8吨,碑头刻有8条相互缠绕的螭龙,两侧各为徐徐腾飞的“升龙图”,阳面则是一幅狮马图,各自栩栩如生,神态飘逸。整座碑高大雄浑,雕刻精细,不失为历代石碑中的巨制。历史的烟云过往了一阵又一阵,留于这空寂的苍穹之下,无字碑静无声息地站立着,它不着一字,不留一言,而让人产生连绵的怀想。
武则天为什么要立这样一块无字碑呢?千百年来,人们给出了多种解释。第一,武则天觉得自己功劳够大了,无法用文字概括;第二,与前一种相反,武则天感到自己罪孽深重,不敢写出来;第三,武则天认为千秋功过,任由后人评说,所以干脆留下一片空白。
细思量,这三种解释并不能服人。因为这块碑是武则天死后立的,与武则天本人的真实意志应该没有直接关系。那么,这块碑为什么空无一字呢?这还得追寻到中国古代的陵寝制度上去。本来,中国古代的皇帝陵寝是不立碑的。因为皇帝的功德叫他们看去都太大了,不是一块碑文所能表达得了的。但武则天是一个敢于离经叛道、喜欢标新立异的人。唐高宗死后,武则天觉得有必要表彰他的功绩,因而就打破了帝王陵不立碑的传统,给高宗立了一块碑,上面还刻了她亲自撰写的《述圣记》,表达了她对高宗的敬仰之情。此碑一立,马上就成了新的传统。武则天去世后,唐中宗李显也想给她立一块碑。
但是,当选好了石头,刻好了图案之后,问题又出现了。怎么评价武则天呢?武则天退位后,唐朝即进入了政局最动荡的时期。在她去世前后的8年间,就爆发了7次政变,皇帝像走马灯一样地变换,几乎所有的政治势力都轮番上台表演,而各个派系对武则天也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因此,刻碑的事便一拖再拖,最后不了了之,形成了如今看到的无字碑。
而武则天这位空前绝后的女皇帝,正如这高大的无字碑矗立在乾陵一样,始终屹立于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一直不断地引起后人的评说与思索。其实呢,无论历史对武则天的脸谱如何涂抹,作为富有传奇色彩的武则天,她的政绩却是昭然于世。
一是社会经济上,武则天时期有两个数字特别引人注目:全国人口户数由380万户增至615万户;粮食储备达到“积年充实”,较多时库容粮约7.2万吨。这在当时的确是了不起的。
二是政治上,武则天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她的用人方略。毛泽东曾赞许武则天是“治国之才,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武则天完善了科举制,有发展有创新,特别鼓励自荐和推荐人才。后来辅佐唐玄宗的著名宰相像姚崇、宋璟、张说等人,都是武则天赏识提拔起来的,她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人才基础。“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当是经典评价。同时,武则天也是一个任用酷吏的皇帝。致使在统治高层,弥漫着血雨腥风,人人惶惶不可终日,甚至早上出门,就不知道晚上还能否相见。但事情奇特的是,社会民间却较为宁静祥和,在武则天当政的50年间,从未发生过民间的暴动起义之类的事件。号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没有做到这一点,同样威名赫赫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没有做到这一点,而武则天她做到了。
三是文化方面,武则天促进了文风昌盛。她具有文艺才华,热衷于各种文化活动,赛诗、书法等,不一而足。特别到了晚年,她把不少精力都投入到了奖赏文化活动中。历史文化专家把唐朝称为诗的国度,武则天无疑就是这个诗国的重要倡导者。当然,对于文学的推崇,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民族尚武精神的消磨。武则天后期及死后出现的民族将领短缺问题,便是一个明证。
综观武则天的作为,可谓时势造英雄。皇皇盛唐,有着令人神往的宽容与开放,容得下更多的激情与梦想。武则天的勇气和智慧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灿然绽放。
可繁华逝去,余下的是眼前的苍凉。
走出了乾陵,我仍在想,对于武则天无字碑的含义,历来人们说什么的都有。而追其本义,似乎是随便后人谈说,其中是否也包含了某种深切的不屑与蔑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