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孩子们表演时的场景

有这样的一群孩子,他们听不见,但却能演绎出最动人的舞蹈,他们虽然只能靠手语和别人交流,但是却很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无声的世界里,他们总是有温暖和爱的庇护,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

记者来到百花大剧院,这群特殊的孩子们要在这里表演。第一次来到这里,不少孩子们显得异常兴奋,宽敞的大剧院,硕大的舞台,都让他们觉得即将呈现的肯定是精彩的晚会,但是他们却听不见,也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发声,因为他们是聋哑儿童,他们和外界的沟通方式只能靠手……记者问:“跳舞为你们带来了什么?”孩子用手语比划着:“我从小就喜欢跳舞,感觉很开心。”“我想通过舞蹈实现上大学的梦想。”“舞蹈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

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后台,大家排好队,准备上场,这样的表演在孩子们平时的学习中经历过很多次,但是面对这么多观众,还是第一次。

在这次我市举办的“同心助残”义演晚会中,我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共参与表演了5个节目。在正常人看来,这仅仅需要几周时间排练的节目,孩子们却花了整整3个月。

记者来到市特殊教育学校,当记者用生疏的手语和孩子们打招呼的时候,孩子们阳光、乐观的笑容一下又感染了记者。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市特教学校九年级的班主任刘莹莹老师,从她的言语中记者感觉到,虽然在这里工作相对会比对正常孩子的教育有更多的辛苦,但她也体会到了孩子们的感恩之情。

刘莹莹告诉记者:“孩子们在我们老师的照料下成长成才,又都那么懂事,每次上课都会为我们做好一些准备,比如课件、电脑,为我们留下一个椅子,每每想到这些,总是特别欣慰,再多辛苦也就不算什么了。”孩子们告诉记者,老师们在他们眼里像妈妈、像姐姐,他们都很喜欢老师。

郭老师是一名刚刚大学毕业的舞蹈老师,起初并不会手语的她,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一步步走上了听障生教育之路,让残障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自信地生活,健康地成长。

郭老师说,一段舞蹈,对于普通的孩子来说,学习起来也很费劲,对特殊的孩子更有难度。“他们不像普通孩子可以听见乐律,孩子们主要还是需要老师一旁的手势,特别是孩子们对动作的理解,也是需要记忆的。刚开始接触的时候也有顾虑,通过这么长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真的觉得孩子们的内心是那么纯真。”郭老师说。

“有人说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工作,我觉得我找到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让我体会到更多的幸福感。”采访中,一位特教老师这样对记者说。

这些老师们尽心尽责地在特教工作岗位,用信心、爱心、恒心浇灌着残疾孩子们的心灵。

爱,可以把坚冰融化;坚持,能够滴水穿石。只要我们用心执着地去爱,去为每个孩子开垦出一片成长的沃土,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