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青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在一个国家,博物馆的作用,是向公众传播文化、进行人文审美教育。不过在中国,不得不承认,很多家长,宁愿让孩子躲在家里读书,也不愿带他们去博物馆里看看。
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博物馆的总数达到3589个,其中国有博物馆3054个,民办博物馆535个,全国一级博物馆达到100个。这些数字,看上去,绝对不算少。
据北京市社科院出版的《2012北京文化蓝皮书》数据显示,有将近9成的人每年进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的次数不足5次。而在国外,很多孩子周末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博物馆。如果你到英国伦敦,不管是一日游还是两日游,内容安排上,几乎都是博物馆。
很多人所知道的历史文化,也仅仅是个“历史概念”,只有走进博物馆,通过现场的耳闻目睹,亲身真实感受历史文化遗存信息,才能让比较抽象的“历史概念”变得现实、形象和生动起来,变得可触摸和可体验起来,也才能真正认识、了解、感受和热爱历史文化,热爱城市。
大人本身就对博物馆不感兴趣,更不要说引导孩子去博物馆了,宁愿让孩子躲在家里读书,也不愿带他们去博物馆里看看,折射了应试教育的弊端,为了要好的学习成绩,什么都可以不要了,什么历史文化素养啊都可有可无,更是偏执的教育理念的折射,让市民走进博物馆、让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博物馆进校等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宣传了博物馆的公益历史文化的记忆担当和推广,更让越来越多的市民特别是中小学生,开始热爱博物馆,热爱传统历史文化,让博物馆这所“文化学校”和“文化殿堂”不断提升市民的博物馆素养,提高人文精神修养。
博物馆的形形色色的精品展览如果能够成了孩子们的“快乐课堂”,让知识变得不仅生动起来,更可以触摸,这对孩子们的教育更多了直观性和铭记性,让“死”的文化恢复到“活着”,历史文化不再空洞,这对于孩子们了解历史,学习文化无疑是事倍功半的捷径;而当博物馆成了大人们和孩子经常光顾的地方,这不能不说是城市文化氛围浓厚的表现。
一提到历史文化素养,常有人埋怨老百姓学习文化的积极性不高,但却少有人深入思考造成文化短缺背后的多样性社会原因。一个个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个成本最小但却最生动、最具文化教化效果的公民文化教育学校,可仅仅因为博物馆不吸引人或者因为门票将更多的人挡在了门外——不是老百姓没文化,而是老百姓找不到容易亲近文化的地方。
作为公共产品的博物馆应该更多地拥有它本该拥有的品格:公共性。如果说城市的道路是基础的公共设施,那么博物馆又何尝不是基础的公共设施呢?只不过前者是物质型,后者是精神型,前者奠基浅表的路,后者奠基深远的路——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塑造以及文化复兴之路,我们可以修很多路,架很多桥,我们也可以建设好博物馆,管理好更多的博物馆,方便公众获取文化的精神食粮。
感受历史、珍惜现在、展望未来。这也许就是走进博物馆的现实意义,走进博物馆,对历史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深厚的感受,人文的思考,理性的梳理和展望后,自然的就会提高自己的文化认知力和思考力,提升自己的精神高度,并爱上历史文化,从而爱上附加了历史文化精神的这座城市。
1861年,伦敦艺术工会主席乔治·高德曾说:“让一个工人了解艺术作品,可以使他变得举止高贵,富有自尊心,这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非同小可的作用。此外,还可以使他成为一个更好的工人,充满愉悦,超脱于自身的地位,达到灵魂净化和升华。”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让更多的“工人”和“孩子”乃至社会的各色人等能够到博物馆看见和触摸历史文化,并且理解历史,这就是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推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