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水石

5月19日,国家旅游局首次发布《中国国民休闲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国民工作日空闲时间仅3小时,占全天的13.15%,远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8个国家23.9%的平均值。调查显示,中国国民旅游休闲的愿望还不够强烈。在所有32类休闲活动中,中国国民更多选择家庭式大众化休闲活动,如看电视、聚会逛街、读书看报、上网休闲等,女性比较喜欢美容和制作手工艺品等活动,男性更喜欢打牌,而旅游休闲排名靠后。

据预测,2015年前后,世界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娱乐活动和休闲旅游业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今年2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提出,到2020年,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由此可见,休闲经济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家层面的关注。

不过,《中国国民休闲状况调查报告》却显示出,要落实好《纲要》任重道远。众所周知,“休闲”的本义是放松身心、愉悦精神。只有人们有了“闲情逸致”,并且刚好“囊中充裕”,“休闲”才成为可能。换言之,闲情和闲钱,应该是国民休闲的必要条件。“国民休闲”要想名副其实,就必须拿出制度诚意,切实解决好闲情和闲钱问题。

一是要着力提高群众的经济收入。休闲,首当其冲的还是钱的问题,如果教育、医疗、养老三大社会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国人只能为了生活而赚钱,而没有心思去做一名“休闲国民”。因此,如何真正落实好收入倍增计划,是推动国民休闲首先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如果“2020年国民收入翻番”计划不能及时跟进,国民收入这个制约因素不能有效解决,劳动者的收入仅能满足简单的温饱,那么,旅游休闲对于囊中羞涩的国人而言,就只能是一种传说。

二是要切实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想休闲,光有钱显然不行,还得有“闲”。关于有“闲”,《劳动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等多部法律法规早有规定。但是,由于缺乏强制性的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的顶层设计,劳动者的带薪年休假权利仍然停留在纸上。因此,只有拿出制度诚意,以刚性的制度,让带薪休假制度从纸面走向现实,保障所有群体都能安心带薪休假,不用担心老板“秋后算账”。

三是要配套跟进旅游服务制度。旅游休闲,其实也是一种公共服务。在以往,景区也好,地方政府也罢,旅游质量和服务不到位,都不会有约束者和制裁者。所有的乱象只能依靠网友和媒体的曝光。可喜的是,作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的第一部法律——《旅游法》,已于2013年4月25日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10月1日起施行。当务之急,就是要用这个制度笼子,把门票经济关起来,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杜绝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从而保障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亚里士多德曾说,劳动的终级目的是休闲。要顺利推进国民休闲计划,实现“休闲社会”的目标,政府和社会要做的事还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