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然

——总是匆匆路过,或者将其作为背景。出了那片天地,又总是挂在嘴边向外人提起,带着有点鄙夷有点骄傲的口吻,说起这个被称为“金字塔”的建筑,这个莫名被作为我们学校象征的建筑。最后离开的时候,大家也颇好笑地纷纷去攀爬,在塔尖摆出很“二”的姿势合影留念。虽然也曾碎碎抱怨,但是它看着我们从青涩稚气的面孔,慢慢蜕变,一帧一帧如电影画面一般,从头到尾,有欢乐,有苦涩,有梦想,有迷惘,有所有的青春的色彩与滋味。

“金字塔”位于我们不大的校园正中,旁边是一条通向教学楼的小路。其实那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学生多了,学校索性将其设计改造,成了一条小木板路。对于有些条条框框,老师和领导有时候不会喝止大家,这也许是我们学校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显出稍稍有些自由的气息。改造学校建筑、园内设施之类的事情,通常也是校内老师或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有美术系和动画学院的师生,校园总不会显得那么枯燥,甚至电灯开关旁边也被涂鸦成各种卡通形象。

这是一所专为电影而生的大学,除了动画学院以及以平面摄影为主的摄影学院,其他所有设置的专业都是制作电影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这所大学里,有才艺的学生很多,有才气的学生也非常多。清楚地记得在入校的第一个中秋节,新生们在军营里仓促间端出了一台晚会,把我看愣了。作为一个出自普通高中的、刚进入大学的我来说,这太专业了。不仅是歌舞、短时间内的词曲创作、剧本,更是舞台的完整性——灯光、音响、舞美,太震撼了。而晚会的最后,舞台上高唱摇滚版的国际歌,台下同学们也纷纷起立蹦着、跳着,一同高歌“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全天下的主人……”仿佛即将挽起袖子大干一场,好像在唱着刚迈入自主人生的宣言,对世界的宣言,对未来的憧憬,那么激扬,那样豪迈,是北京电影学院带给我的热烈青春。

电影学院里弥漫着浓浓的电影气氛。刚入大学,便是军训。就在军训期间,学校在郊区的军训基地里给我们带来了电影。在那个似乎有着漫天星光与昆虫和鸣的夏夜里,所有新生幕天席地,大屏幕上放着“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并随后放映的“童年往事”,像是学校送给我们的入学礼物。之后,在刚入校的一节课上,老师告诉我们,“知道为什么咱们学校的教学楼外墙都是这样的灰色吗?因为全是按照18%灰刷的。”18%灰是一个摄影专用名词,摄影中所用的测光系统即是以18%的灰板为基准校准的。听闻此话,同学们面面相觑,仿若惊觉“来对了,咱学校真专业”。学校开设的许多公共课也涉及电影的方方面面。第一次在“中放”(中等放映厅)和各个不同系的学生一起上视听语言课,老师边在大荧幕上播放“这个杀手不太冷”,边逐一讲到电影中各个元素的运用、节奏的把握等,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电影的精细,电影的魅力,电影作为艺术而存在的理由。

虽然院系有别,但或许是电影的特性决定了电影学院的传统:各系之间来往甚密。电影向来都不是能够靠单打独斗来完成的事情,而需要无间的合作。不少系里都有一些短片作业,要完成作业,需要自己联系寻找其他系的同学来帮忙。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化妆等齐上阵。因此,不同系的同学常常一起共同合作完成作业。走在校园里,如果看到某个同学适合给自己的作业当演员或做模特,即便不相识,也可以大方上前问道:“同学,能帮忙拍作业么?”对方也不会讶异,而是默契地比对彼此的上课和空闲时间以做决定。倘若在电影学院食堂吃饭,突然听到背后有人一拍桌子,腾地站起来,十之八九可能是又有同学在拍作业。校园内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或许都被留在了我们的镜头里。

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毕业,紧跟着一波又一波的新生入校。“你走后依旧的街,总有青春依旧的歌,总是有人不断重演我们的事”。不变的是那些场景,那些永远的“模特”。那匆匆而过的几年,时光虽短却醇厚。“金字塔”还在,我们是过客,将青春密集地刻在了“金字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