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 水

溺水是指被水淹的人在水中因吸入水分、或因咽喉头痉挛,使呼吸道阻塞而产生的一种窒息现象。

溺水的原因

不熟悉水性意外落水: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人落水后,水、泥沙等杂物阻塞呼吸道,或因呼吸道痉挛而引起缺氧、窒息、死亡。落水被淹后一般4~6分钟即可致死。

熟悉水性而遇到意外的情况:

1.手足抽筋是最常见的。主要是由于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水温偏冷或长时间游泳过于疲劳原因。小腿抽筋时会感到小腿肚子突然发生痉挛性疼痛。

2.有时因潜入到浅水而造成头部损伤而发生溺水。

3.有时候(特别是一些老年人)会因为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引起意识丧失,而发生溺水。

溺水的自救

首先应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拼命挣扎,避免水草缠绕。

除呼救外,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踢掉双鞋,然后放松肢体,当你感觉开始上浮时,尽可能地保持仰位,使头部后仰;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

千万不可试图将整个头部伸出水面。

当救助者出现时,绝不可惊惶失措去抓抱救助者的手、腿、腰等部位,一定要听从救助者的指挥,让他带着你游上岸。

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救助溺水者

发现溺水者后,应尽快将其救出水面,但施救者如不懂得水中施救和不了解现场水情,不可以轻易下水,要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救生圈等救人。

将溺水者平放在地面,立即撬开口腔,清除其口腔和鼻腔的水、泥沙、杂草、呕吐物等异物,并将舌头拉出,防止舌后坠,确保其呼吸道通畅。

心跳、呼吸未停止者,要迅速倒出上呼吸道和胃内积水,动作要快,以免延误抢救时间。

当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极为微弱时,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法,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法。

抢救溺水者要注意保暖,脱去其湿衣服,擦干身体,或用白酒、酒精等擦试其全身。

因呼吸、心跳在短期恢复后还有可能再次停止,故人工呼吸应一直坚持到专业救护人员到来。

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可采取报警求助方式。

意识丧失者,应置于侧卧位。

进行现场抢救的同时,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游泳四不要

不要到有“禁止游泳”、“水深危险”等设有警告标志的水域游泳;

不要到不明地形的水域、溪流、湖泊和水草丛生的地方游泳;

不要到桥墩、行进船舶和暗流旋涡多的水域游泳;

不要在水中相互嬉闹,以免因呛水而窒息;不要在疲倦、饱食、饥饿、生病、情绪不佳时及酗酒后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