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彬

新闻报道说,有一名网友在西祠上发帖抱怨,她的儿子才上大班,可幼儿园已经教到了千位的乘法,儿子愁得吃不下饭,家长也很无奈。

拔苗助长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中,成了贯穿幼儿园到高中的一条主线。幼儿园就有“学前衔接班”,还有各种兴趣班。哪个孩子不学?不学,你上了小学就不如别人。以此类推,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大学,这根弦才能放松下来。

此外,我们的考试制度中有个很奇怪的思维:全考好了,不代表学生学得好,肯定是卷子出得太简单;如果考得都不好,更代表学生没学好,而且老师也没教好。非要某些学校考得好、某些学校考不好;某些学生考得好,某些学生考不好。结果呢?考试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检验教学的得失,而是要淘汰大多数人。

这样就容易出现一个问题:长年累月绷得太紧,一松下来就没了弹力,想再紧就很难了。相比之下,国外的大学是宽进严出,特别是研究性学习,是需要全力以赴才能完成的。而走进中国的大学,你就发现太宽松了,不少学生对自己的要求竟只是“及格”。

一名英语系的大学生说,他们系里成绩最好的一位学生,并不是从小就学英语,而是来自农村的、初中才开始学英语的。他的语言功底不好,但勤奋、毅力明显比城里孩子强。所以,我们需要教会孩子的,不是“学习什么”,而是“怎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