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三支主力红军在这里诞生,43位开国将军从这里走出,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大别山绵延千里,江淮水滚滚东流,楚风豫韵,风物天成。新县,这座红得耀眼、绿得醉人的江淮明珠,正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潮中,蓄势而发,顺势而为,焕发勃勃生机。
美丽新县 红绿相宜
新县,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的大别山腹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首府所在地,是一代名将许世友的故乡,以红旗不倒、红军故乡、红色老区享誉全国。新县地处华中、华南、华北三大植物区系的交汇处,森林覆盖率74.4%,绵绵群山藏珠纳宝,道道秀峰捧金献银;是全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主产区,茶园面积26万亩,年产干茶200万公斤;是全国板栗主产地,年产板栗2000万公斤;是著名的银杏之乡,年产银杏果100万公斤,可供加工利用的鲜叶800多万公斤;是东方橄榄油——油茶之乡,油茶面积23万亩,年加工茶油200多万公斤。随着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美丽中国画卷的展开,拥有良好生态环境,独特资源优势的新县,必将浓墨重彩,续写华章。
美丽新县 发展高地
新县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走“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劳务富县”之路,打造了油茶、板栗、茶叶等绿色支柱产业;培育了鄂豫皖革命老区第一家上市企业——羚锐公司,成为老区工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建成河南省首家高等涉外院校——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全县常年在国外务工人员保持在6000人左右,年创外汇7278万美元;持续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将军故里游、生态休闲游、农家乐体验游三大旅游品牌,文化旅游渐入佳境,年接待游客160多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6亿多元。新县步入了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9.3亿元、1.9亿元、16670元、6961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由1992年全省末位跃升到2011年全省第39位。
美丽新县 产业集聚
新县是河南省首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按照“产业有特色、企业有特色、产品有特色”的发展目标,着力发展无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生态型、科技型工业,规划12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汇集了羚锐集团、中日合资河南新林茶业有限公司、中国欧诺雅集团投资新建的河南宾利皮业公司等5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初步形成了医药制造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导的健康产业集群。正在建设的羚锐健康产业园、九龙岭食品工业园和兰河电子科技园,将成为新县工业提速的强大引擎;芬太尼贴剂、绿达山茶油、汉威电子、泰科通讯等重点企业即将建成投产,龙头企业上下游配套产业空间十分广阔。入驻企业在自然山水之间合理分布,新县产业集聚区就是一个大花园,走出了一条特色生态工业的发展之路。
美丽新县 遍地商机
新县处于中原经济区、武汉经济圈、皖西经济区交界地带,区位优势明显,素有“三省通衢”、“中原南门”之称。京九铁路、大广高速穿境而过,国道106纵贯南北,省道319横贯东西,新县正成为中国南北物流大通道的中心节点和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桥头堡”。新县土地充分,水电资源丰富,资金保障体系健全,人力资源充足,经济发展要素齐全,是投资兴业的福地。作为革命老区,新县享受西部大开发、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等优惠政策,是全省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的县区之一。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一门受理、一厅办公、一口收费、一次办结”,严格落实“四集中”、“零阻碍”和企业“25天宁静日”制度,对落户产业集聚区的项目,实行县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经营服务性收费按下限减半收取。中药材和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可实现就地取材,高地加工,就近清费;文化旅游和教育培训产业正方兴未艾,虚位以待,商机无限!
得大美,钟灵毓秀;大开放,通江达海。
新县,正以最真诚的方式,沟通最深的情感,打造最好的项目,回馈最佳的回报,期待与四海宾朋、五湖客商相约。
美丽新县——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