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关心亮
4月23日,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MPA)研究生在我市平桥区社会管理创新实践基地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论文答辩会。答辩地点不再是大学校园,而是设在公共管理实践第一线;答辩委员会不再是清一色的大学教授,而是由高校专家学者、政府资深管理者、基地实践专家构成;论文的评价标准不再是学术共同体内部评价,而是校内外结合的开放式评价。
近年来,作为全国MPA综合教育改革试点单位的唯一非985高校,郑州大学MPA教育以“立足河南,面向基层,重在提升”为办学特色,以“具有明确的政治价值取向、强烈的公共服务意识、宽厚的公共管理理论基础、熟练的公共管理技能、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为导向,以公共管理实践基地建设为依托,统筹MPA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通过拓展基地内涵,强化基地功能,形成了培养方案基地参与制订、实践课程在基地教学、研究项目在基地产生、学位论文在基地完成、论文答辩在基地举行的培养模式。
作为MPA教育的关键环节,郑州大学MPA研究生学位论文坚持深入基层、转变文风为改革导向。论文选题上,紧扣基地公共管理现实问题;论文撰写上,深入基地调研取材;成果运用上,积极服务基地公共决策,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度作为论文质量的标准。
郑州大学MPA研究生论文答辩改革试点3年来,在平桥区实践基地的培养模式盘活了MPA办学的“一盘棋”,形成了MPA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倒逼机制”,促进了MPA教学与公共管理实践的良性互动。MPA研究生深入平桥区王岗乡调研,强化了服务意识,提高了管理技能,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适应能力,也为科研项目与平桥区社会建设搭起了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