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海燕 通讯员 曾令菊

四月,春意盎然。驱车行驶在商城县山环水绕的广阔农村,沿路掠眼而过的一个个崭新、气派的新型农村社区很是引人注目。随意挑选一个停车走入,不禁为这里农民的生活感到诧异:住别墅房,吃自来水,看有线电视,上宽带网络,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学校、超市、卫生室、文化站等公共服务设施都在“20分钟服务圈”,这分明是住在田园风光里,享受着城里人的现代生活。这也是该县开展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商城”活动的一个生动场景。

4月15日,记者在商城县河凤桥乡田湾村采访时,居住在田湾新型农村社区的张太新告诉记者,如今:“住进了新型社区,享受着城市生活,我们干事业的劲头更足了!”

张太新是田湾村的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合作社理事长。他的新家两间三层,单门独院,30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非常气派。张太新目前已流转了村里1000余亩土地,正经营着蔬菜、茶叶、油茶三个合作社。“光蔬菜合作社,我们社员每户一年就能挣四五万块钱。”张太新骄傲地说。

田湾新村位于商城县北部的河凤桥乡,距县城6公里,曾经是个省级贫困村。两年多的时间里,这里的荒山坡岭上,就规划建成了占地60余亩的9排72幢别墅式民居,形成了400余人集中居住生活的新型社区。

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完全按照城市社区的设计理念来打造,超市、农贸市场、菜市场、农资商店、健身广场等一应俱全,真正实现了农民变市民、农村变社区的梦想。

“我们田湾社区的兴建和县里其他社区一样,都是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原则,由政府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全面引领。政府免费提供住宅户型图样,并指导帮助村里搞好社区建设规划,负责提供新村的水、电、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张太新说。

据张太新介绍,在新型社区建设中,该县不搞大拆大建,注重保护生态自然和人文历史资源,立足村庄实际,突出地方特色,抓好一批文化新村、产业新村、生态新村、旅游新村等特色村庄建设,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紧密结合,打造和谐新村。

傍晚时分,新村的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明亮的灯光下,轻快的音乐、舞动的人群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这么宽敞舒适的娱乐场地,比起城里一点儿也不差啊!”该新村居民马大姐边跳舞边说,浑身都透着股高兴劲儿。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