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宽阔整齐的吴河乡街道。本报记者 孟 磊 摄

□本报记者 孟 磊 通讯员 余功会

平坦的水泥路向村庄延伸,一座座农家新居在青山绿树的掩映下熠熠生辉,清澈的自来水流进千家万户,条条银线传递着八方致富信息,农民个个脸上绽放幸福笑容,处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过去我们只顾眼前利益,大势开采石矿,破坏了生态环境,眼下我们已经认识到,美好的生活环境多么重要,关系到我们的子孙后代”。昨日,记者在吴河乡街道随机采访过去开采石矿现改行做出租车生意一位何姓师傅。这是该乡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记者驱车深入所见所闻所感。连日来,商城县吴河乡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民幸福指数在逐节攀升,探索出了一条富有吴河乡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子。

因地制宜,打造宜居美丽乡村

吴河乡是山区乡,农民居住分散,生产生活半径大,很难形成大村庄,因此该乡坚持整治与新建相结合,在村庄布点规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以自然村庄环境整治、创建“美丽乡村”为内容的美丽乡村示范点详细建设规划。规划充分体现村庄的自然形态、地形地貌特点,力求自然和谐,保持农村风貌,不搞大拆大建,不搞贪大求洋,不搞一刀切,宜大则大,宜小则小,该乡结合辖区旅游总体规划、城乡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整体考虑、统筹谋划全乡产业结构、村庄布局、生态涵养、人口居住及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编制《吴河乡生态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细化乡村生产、生活、服务各区块的功能定位,让“美丽乡村”建设呈现高品位、高水平。

该乡选择群众积极性高、主导产业发展好、组织保障强的开觉寺、马槽、吴河、曾洼、陈洼、高畈、沈畈、清塘坳、掌店9个村为“美丽乡村”先行先试示范村,以生态家园型、农村社区型、旅游带动型、产业主导型四种模式指导规划建设。

该乡在具体实施中,坚持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规划”、“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宜居”乡村,将老村旧房提升改造、高档旅游接待点建设、重点道路交通网络、生态环境保护和群众文明道德教育纳入统筹规划,出台规划细则,充分发挥各村庄、各景点的自然、人文、社会优势,强化接待、购物、游玩等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农村住房改造力求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对旅游点建设注重挖掘红色遗产,新型社区建设凸显村庄个性……

“我乡按照一任接着一任干的理念,十分注重把“灰墙黛瓦”徽式建筑特色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规划区内的所有建筑都必须按“灰墙黛瓦”徽式建筑风格进行施工。同时,聘请专家设计3套图纸,供建房户选择,并组织建筑工人进行培训,提高其徽式建筑风格的建筑水平。”吴河乡党委书记赵岸明如是说。

宣传动员,激活主体自发推动

“坚持政府引导不包办,农民的事情自己办”。为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生态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增强建设美丽乡村的信心,吴河乡党委、政府层层召开会议,逐村宣传发动,炒热了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调动了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和热情。该乡先后通过组织广大乡村干部,农户代表外出参观考察,县内典型观摩,制作党务政务公开栏、政策宣传栏、墙报、横幅,印制《致吴河乡外出创业人士的一封信》和《吴河乡建设美丽乡村明白卡》,将美丽乡村实施方案、建设标准、考评细则等进行汇编,下发给各村,采取“驻村联户”、“基层大走访”等形式,让他们开阔视野,转变观念,特别是引导广大村民掌握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关政策,强化他们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

为激发群众主体意识,该乡还动员各村召开群众大会选举产生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推选当地能人大户、有威望、公道正派的人任理事长,理事会制定理事会议规则和章程,交由群众大会通过。理事会统一组织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制定理事会议规则和章程,发挥理事会在项目实施中的组织发动、协调议事、资金筹措、工程实施与后期管理的作用,带领群众“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大家的事情大家管”,从而达到规划制定群众参与、项目实施群众监督、资金使用群众清楚的效果。

在全县示范点开觉寺村,该村理事会理事长雷炳川向记者介绍,“我们已经召集105户农民参加的户主大会,民主选举7名群众信得过的村民代表组成理事会。理事会认真履行职责,分户做好宣传动员、分户确定建设内容、分户制定实施方案。在理事会组织协调下,群众自发筹资56万元,筹劳1500多个,整修万方水塘3口,新修村庄道路580米,新建公厕3个,新建垃圾池26个,达到每个自然村有1-2个垃圾池。

在村民自主的基础上,该乡党委、政府广泛动员,引导外出成功人士和能人大户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高畈“石鼓山黑木耳”专业合作社以黑木耳种植、生产加工为依托,吸纳337户群众加入合作社,解决了400余名群众就业问题。外出创业成功人士也纷纷为家乡美丽乡村建设出智、出力、出资。郭庙村外出创业成功人士王心明带头支持家乡美丽乡村建设,出资180万元支持村公共事业建设,高标准新修一口万方大塘和一条1.5公里村组路,安装路灯30盏;陈洼村陈贤炳自发出资30多万元,修建了村农民活动广场,整治了村庄环境卫生,把一个圈厕乱建、垃圾遍地的村庄整治成了整洁靓丽、文明和谐的幸福村。

雕琢美丽,打造幸福人居环境

沿着通往汤泉池景区的陈泉路一路走来,两旁郁郁葱葱的景观廊道、干净整洁的路面、错落有致的村庄,诠释着今天吴河乡的新面貌。当地群众也有同样感受:“以前村里鸡鸭乱跑,垃圾乱丢,脏得不像样,现在走到哪里都干干净净的,看着舒服”。集“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生活低碳、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社会和谐”于一体的美丽乡村正在形成。

这一切,都得益于吴河乡以“清洁家园”活动为载体的美丽乡村创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一村一庄美,是点,整乡整片美,是面。如何点面结合,打造一张立体的“美丽乡村图”?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启动以来,该乡积极推进,快速启动多项整治行动。以陈泉路、吴余路沿线村为重点村,拆除了村庄、公路两旁的违章建筑,使公路沿线的村庄更加美化、绿化、净化、亮化,以吴陈河、高家河两条河道整治为重点,加强河道环境综合整治,清理河道内白色垃圾,对沿河两岸的树木进行修枝;以村为单位,对陈泉路、吴余路沿线沿河路段进行重点整治,抓好公路沿线乱搭乱建清理整治工作,确保路面干净整洁、可视范围内无白色污染,公路沿线小集镇做到卫生清洁,无乱堆乱放、垃圾飞扬、污水横流等现象,形成路路有景、景景有路的旅游交通环境。结合清洁家园“六个一”行动,即“一户、一组、一塘或堰、一路、一学校,一长效机制”,要求各村支书带头从自身做起,从各村最关键,最困难的地方做起,着力健全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以点带面,最终达到全乡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服务设施健全,人民生活幸福的目标。目前,乡政府驻地和16个村垃圾中转站、固定垃圾池、流动垃圾桶等环卫基础设施已全部配套到位;农户生活垃圾“户集中、村分类、乡运输”日常保洁进入了常态化管理阶段,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100%;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创建达标率为100%。

美丽转身,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只是停留在基础建设和改善环境上,更要在促进农民增收上下工夫,让群众口袋鼓起来,也是我们的责任”。吴河乡党委书记赵岸明说。“我家有3亩多水田,这两年家人都在外面做事,地里也没有时间打理,就让人承包了,自己就有更多时间做别的事情了。”这是掌店村探索的土地流转新机制——土地股份合作制试点,当地美丽乡村建设开始向农业产业开发转变,成为农民新的收入增长点。

在发展农村产业过程中,吴河乡结合全县打造旅游经济这一重要机遇,发展产业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该乡围绕茶叶、油茶、中药材、食用菌、绿色蔬菜以及当地特色产业,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结合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一村一品”生态农业;以高畈石鼓山、清塘坳小祇园等为主,积极开展沈畈、高畈、清塘坳三个村旅游规划,打造沿途特色景观树廊道建设,建成以休闲观光、水上垂钓、农家乐为主体的乡村旅游点,发展乡村旅游业;注重发展与良种良法推广、农业保险、现代农业信息、农产品流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中介服务、农业科技等相关的现代农村服务业体系建设,重点实施农超对接,推动连锁经营,积极构建农产品购销、农资和日用品配送供应有机结合的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同时,该乡还结合各村的产业情况,充分挖掘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和家庭工业,形成一批“一村一品”特色经济村,让原本缺乏产业支撑、农民增收渠道不多的村富起来。“看到天麻、茯苓经济效益不错,去年我家也种植了几亩,卖得比较好,这腰包也鼓起来了。”在天麻、茯苓种植基地内,基地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生态资源是吴河乡的主导优势、立乡之本、发展之基。今后,我们要把生态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走绿色繁荣之路,倍加珍惜山水生态优势,做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把山水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加大植树造林,大力实施村庄绿化、廊道绿化、环村林带建设,实现辖区主干道、河渠、水库、荒山荒地、四周宜林地全部绿化美化,主干道绿化率达到95%;加大低质低效林改造,发展油茶、茶叶等优质高效特色经济林;强化对水源、耕地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力度,保护青山绿水不被侵害,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切实让群众生活在如画之中。”吴河乡党委书记赵岸明这样规划和憧憬着吴河乡美丽乡村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