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民

我今年工龄41年,酒龄与工龄同年。

我估算了一下,41年来,我喝酒大约在万场以上,可以说是身经百战,尝尽天下酸甜苦辣;酒经沙场,阅遍人间喜怒哀乐。

信阳居中国中部之中,以信阳为界,中国北方人性格豪爽,男人大多善饮敢喝;南方人为人机敏,男人大多为慢品浅酌之辈。那么,介于南北之间的信阳人,喝酒又如何呢?

先说说信阳的酒规。41年前,我正式步入酒坛,开始实战,之前已多次观阵,直到1990年前后,感觉30来年信阳酒规基本未变。酒席先确定一人为东,一人为酒司令,东家一般是主方年长者或地位高者,如年长位高者酒功不深,则请一人代东,东家主持酒局,点将调兵,酒司令负责斟酒并监督是否有人不喝尽等作弊行为,一般是席中最年轻的人担任。开席时,东家先请三杯,同席者同干,然后指定一人起头关,东家也可作头关。头关开始,猜拳喝酒(即通常说得行酒令),一般是三杯,胜两杯者陪输家喝一杯,全席依次应关。头关完成,下首座者第二关开战,依次循环,直到每人完成一关。席中酒量浅的,也并不勉强,可只应关,不统关,也可以轮到自己时喝一杯即可。统关时也可穿插敬酒,敬酒者如果是女客女眷,信阳的男子汉则会大显雄风豪气,敬者略沾一点,男人们则一人一杯。如果是男士敬酒,无酒力则不敢随意来敬,因为敬一人一杯,你必须陪一杯,敬八人每人一杯,你就需喝八杯。当时也有一些其他的小插曲,但以上酒规则是信阳人喝酒的主旋律,估计起码流行了百年以上。我深感这种酒规好处多多,一是规矩明确,有利培养好的酒风,使人诚实;二是公平待人,有利发挥人的酒量,使人奋进;三是统筹兼顾,有利照顾不善饮酒之人,使人健康。总之,可以使能喝酒的都可以喝好,不能喝酒的也热闹热闹。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步伐加快,信阳的酒规也变得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什么打对门,光头过,一杯走,小自由,楼上楼……谁都可以兴规矩,谁都可以改规矩,往往为了规矩而争吵不休,简直是一个春秋战国时代。进入21世纪,信阳酒规大概也加入了全国大合唱,渐渐开始趋同,即主家依次敬酒,客人依次等敬,主家敬完酒,客家可敬可不敬,酒桌上少了一些酒话,多了一些闲话。虽然酒规已非昨日,但年长位高者坐上席的规矩仍然未变。壶中天地大,杯中有乾坤,41年过去,一杯酒之间,我这个当年只能充任酒司令的小青年已屡屡因为年最长而被推到上席了。

再说说信阳的酒令,猜枚或者划拳是信阳酒令几十年也可能是几百年的主旋律。用一名话概括猜枚的规则:两个人伸出的指头数加起来等于你喊的数,你就算赢。一般人猜拳说两个字:宝对、一个、俩好、三星、四季、五奎、六顺、巧七、八发、九长、满十。也有啰嗦人喊四个字的:宝拳一对、一定高升,哥俩好哇、三星照你、四季来财、六六大顺、七巧梅啊、八匹马啊、九长九长、满十年啊。最省事的喊法是一字清: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猜枚时第一拳是各自伸拇指喊“俩好”,谓之讲礼,也有不讲礼的,叫“出门到”,第一拳猜中就分输赢。此外也有打“杠子老虎”的,二人各执一筷,二筷交击,后来改为各敲门前桌。猜法是杠子打老虎,老虎吃鸡,鸡叨虫,虫拱杠子。讲礼者先喊鸡,也可“出门到”。老信阳县有一局长,可谓名扬豫南的“杠子王”,我与此君十多年喝酒上百场,他一根杠子(筷子)出战,虽非百打百中,但常是“十胜八九”。酒令最女性化的是握拳为锤,伸手掌为布,出拇指、食指为剪子,行令者只出不喊,锤子砸剪子,剪子剪布,布包锤。而最简单的酒令是猜“有没有”,团一纸团,握在手心,猜中算赢,猜不中喝酒。少数文人中也有以“飞花点翠”为酒令的,规则是轮流坐庄,庄家先说一句中间带一“花”字的诗,应者用这一句诗的最后一个字为句首说一句诗或成语,如庄家说“花谢花飞飞满天”,应者可以说“天若有情天亦老”,相当于修辞方式中的顶针手法。如应者答不上,喝一杯;庄家应顺势接一句,若庄家顶上,应者再喝一杯,庄家顶不上,二人同饮一杯。

说起酒风,不得不说说喝酒时的常用语,息县人常说“走”,淮滨县、固始县人常说“斗”,罗山县、光山县、浉河区、平桥区人常说“搞”。可谓息县人一“走”,酒喝八斗;淮滨人一“斗”,酒让你喝个够;信阳人一“搞”,你不喝不得了。

话说到此,不得不提起市委、市政府在信阳公职人员中力推的“禁酒令”了。“禁酒令”其好处有利节约,有利工作、有利健康,有利形象、有利发展,更重要的是立了一个“酒德”。“禁酒令”已成为信阳干部作风建设的金字招牌,是魅力信阳的一块闪闪发光的名片;如果禁酒令使全体公职人员养成好习惯,使全国公职人员能坚持在工作日不饮酒,其善莫大矣。

信阳人喝酒各取所需,各尽所能,能者多饮,少饮也乐;信阳不南不北的地形,信阳人不偏不倚的执中性格,统筹兼顾,皆大欢喜的酒风再加上新兴的工作日中午不饮酒的风俗,都必将走向全国,万民仰之,万地随之。

信阳人,喝酒!

信阳的客人,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