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磊
近期,我参加了在郑州大学举办的全国教育名家论坛,虽然学习只有短短的三天,却让我受益匪浅。全国教育名家论坛真的是专家、名师云集,他们睿智、幽默的语言赢得了台下几千名听课教师热烈的掌声,他们道出了教育的真谛,说出了孩子们(尤其是学困生)的心声。
废话也精彩。往往我们上一堂公开课前都需要不断地去试课、改课,设计好语言,环节总是按着套路走,有时可能还会找好托,听了黄爱华老师的课,让我知道了名师是不怕出错的。黄爱华老师讲的是《圆的认识》,他让孩子总结出圆的结论,只要孩子能说出来,想写,他都会让孩子上黑板上去写,哪怕是错的、句子不完整的,他也会让孩子去写,然后引导全班孩子一同改错,这中间添字去字,一来二去有时把一句很长的话改得只剩几个字了,目的是让知道孩子语言表达背后的真实想法。整堂课下来,你听到黄老师一直在表扬鼓励孩子,“你也想写呀,看,多厉害,写。”“哇,你真了不起,连这个都能发现。”“你真是聪明,上去写吧。”就这样,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找到答案。这种看似废话的语言,对孩子来说就像珍珠一样宝贵,试问,这样下来,班里还会有差生吗?孩子会对你的课不感兴趣吗?
解放学生,情趣教学。听虞大明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虞老师课堂上幽默风趣的语言把大家都逗乐了,让孩子感觉到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很轻松愉快的事。一上课,虞老师就说:“我叫虞大明。”让学生说听出了什么,然后又说:“我现在叫虞大明。”又让孩子说听出了什么。然后又说:“知道我现在为什么叫虞大明吗?因为我现在长大了,我小的时候叫虞小明,我老了以后叫虞老明。”一下子把大家都逗乐了,这样很轻松地就进入课堂了。当虞老师讲到怎样吹麦哨时,孩子认为简单,就起来试吹,虞老师风趣地说:“噢,火车来了。”另一个孩子不服气站起来就吹,结果憋不住笑了,虞老师说:“好了,漏气了。”再找一个孩子站起来噗嗤也笑了,虞老师不动声色地说:“也漏气了。”虞老师并没有怪孩子,也没有吵孩子,不是孩子不会吹,吹的过程中孩子在体会快乐呢。
晚开的玫瑰同样美。相信每个老师都喜欢学习好的,表现好的,都不喜欢后进生,但在黄爱华老师的眼中没有差生。他把学生比作玫瑰,早开的玫瑰香,好看,晚开的玫瑰与早开的玫瑰同样美。因为,在我们看来很容易的事对后进生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一道题你给他讲两遍三遍,你问他会了不,他说会了,可后进生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到底会了不,但他不敢说自己不会,所以后进生最喜欢听老师问:“你们都听懂了吗?”他们也会投其所好,很配合地说:“懂了!”但他们不会说:“懂”,他们只说最后一个字“了”,第一个字只是嘴张着跟别人一起啊一声,就是“X了”。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指望他一下子就会了,要等待,晚开的玫瑰同样美。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思想有多远,就可以走多远,每个人都有进取的空间,每一位老师都可能成为名师,坚持下去就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