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 颖)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干部工作,保证大学生村干部服务期满后实现有序流动,近年来,息县不断开拓思路,加大力度,积极为大学生村干部搭“平台”,谋“出路”,促“流动”,推动该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抓培养,搭建留村任职的平台。该县将大学生村干部都安置在基层一线,有意识地给他们“压担子”,实行多岗锻炼,让他们承担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信访稳定等急、难、险、重的工作,以增长才干。将群众基础好、综合能力强、群众普遍认可、愿意扎根农村的大学生村干部作为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对工作成绩突出、具有发展潜力的大学生村干部,鼓励他们参与村“两委”换届选举,在农村基层干部岗位上建功立业、施展才华。目前,该县大学生村干部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2人、副书记有10人,进一步优化了基层干部队伍结构。
重扶持,搭建创业发展的平台。该县一是成立大学生村干部创业专家服务团,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村干部提供项目论证、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等系列化服务,提高他们创业项目的成功率,降低创业风险。二是制定鼓励支持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的意见,设立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基金,在注册登记、项目审批等方面提供服务。目前,已先后为20名大学生村干部协调贷款300余万元。三是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荣获“突出创业青年”、“息县创业明星”称号的大学生村干部,激励大学生村干部比学赶超、竞相创业。
拓渠道,搭建转岗深造的平台。该县一是对参加县乡两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大学生村干部,给予笔试加分等优惠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招录和聘用;实施预留计划,从乡镇机关拿出部分公务员岗位,面向大学生村干部定向考录。二是推荐大学生村干部到大中型企业实践锻炼,参加保险、银行、电信公司员工招聘,在社会企事业单位用工上及时对接,为大学生村干部再次就业提供服务平台。三是对一些有继续深造愿望的大学生村干部,支持其参加研究生招考或参加其他渠道的深造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截至目前,已有120多名大学生村干部或深造或再次就业,大学生村干部出路日益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