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一个地方不发展工业,或者工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是强大不起来的,没有强大的第二产业作为支撑,第三产业也就很难得到健康发展。去年以来,市委把振兴工业经济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各级干部关注工业、学习工业、研究工业和支持工业,凝心聚力抓发展,万众一心谋发展,强化在转型跨越中的发展意识。振兴工业经济,这是市委站位全局,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事关信阳长久发展大计的决策,全市上下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决策上来,用战略的眼光、全局的思维来思考;要从振兴工业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埋头实干的最有力支撑点和落脚点的高度出发,站在更高的高度思考和看待振兴工业的相关问题。
无工不富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加快发展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信阳发展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没有工业经济的推动,跨越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没有工业经济作后盾,保障和改善民生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工业经济作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未来几年乃至很长一段时间,我市要把发展工业作为经济建设的主攻方向,集中优势资源,调动全市力量,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和潜力,加快结构调整,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建立生态型工业体系,大力振兴工业经济。
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信阳的发展事关全省大局,信阳的振兴维系着全市人民的福祉。当前,我市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贯彻好市委书记郭瑞民在年初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发展意识,营造发展氛围,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知不足而奋起,是我们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当务之急和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强化发展意识,必须认清我们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近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矛盾和问题依然不可忽视。对此我们必须自警自省。既要与自己的过去比,更要与发达地区比;既要看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要看结构和质量;既要看发展的现状,更要看潜力和后劲。我们必须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以更宽广的视野思考发展,切实增强想大发展、谋大发展、干大发展的责任感,切实强化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在全市上下形成“讲大局、树正气,讲奉献、谋发展、重实干”的良好风气,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科学跨越”的浓厚氛围,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推动发展的大跨越。
强化发展意识,第一位的就是抓工业,抓工业首要的就是抓大项目、大招商、大投入。要以市委高度重视工业为契机,在全市掀起新一轮大项目建设热潮。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确保大项目引得进、建得快、早投产、早见效。要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开市门,最大限度地吸引项目、资金、技术、人才。要建立专业招商队伍,广揽投资信息。要打造最优惠的政策环境,坚持严格考核奖惩,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强项目、新项目、优项目,真正使信阳的经济总量大起来、发展质量好起来、经济实力强起来。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的时代。发展的信阳,创造着人民的幸福;信阳的发展,孕育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历史的目光注视着我们,跨越发展的重任落在我们肩上。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用超常规的思路和举措奋起直追。当然,振兴工业经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各级各部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努力才能看到效果。市委、市政府对振兴全市工业经济的思路和措施已经非常明确:工业是门槛,必须跨过。工业是短板,必须弥补。工业是希望,必须抓牢。市委作出大力发展工业的决策,符合信阳现阶段的发展实际。而加快工业发展,正是信阳走向跨越大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展的号角催人,人民的重托如山,容不得我们有半点懈怠。各级各部门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来,把市委、市政府关于振兴工业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埋头实干中、体现在发展成效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要积极营造人人关心发展、支持发展、服务发展的浓厚氛围,凝心聚力,加快发展,以更大的气魄、更高昂的斗志、更务实的措施,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振兴信阳工业经济,以工业的新崛起推动经济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