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青

清明节,不少人车马劳顿,匆匆地祭奠,忙碌地扫墓,似乎对于清明的认识就是烧个纸、献个花、放挂鞭炮,就是对先祖亲人墓祭扫,仅限于此。但是,清明节更多的寓意是孝道,清明节最大和最值得挖掘的内涵主题就是对孝敬的感怀。清明节,真的应该让孝道清明起来。

与清明节汹涌祭扫的人潮、拥堵的交通、肆意漫天飞舞的纸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相比,安静的祭扫显得特别难得。岂不知,长眠于地下的老祖先和先贤大人,早已经习惯于安静的享受。安安静静地来看望祖先,不要惊扰他(她)们的美梦,才是对逝者最恰当的尊重,也是表达敬仰的姿态。

清明本身就是清淡明智的意思,清亮、平淡、淡泊才是清明节的基本礼仪。《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是说要谨慎地追念前贤,而只有静静地追思才能达到谨慎的意味,才能在安静的心绪下产生追忆的灵感和智慧,才能体悟出点点滴滴的生命感叹和感动。

面对已经逝去的生命,我们最先能够体悟和觉悟的是养育之恩。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寒来暑往,时光荏苒,没有先辈的精心供养和呵护,要长成七尺之躯谈何容易?先辈们为了晚辈们的茁壮成长,呕心沥血,风餐露宿,孜孜不倦,积劳成疾,在所不惜;世世代代,薪火相传,家族的香火,就在岁月的更迭中代代相传,我们能够感受到的除了欣慰、幸福,就是感谢和感恩。

在静谧的追念中,我们难免会难受,因为在每个人的一生中,谁都有过叛逆、有过偏执、有过倔强,而在当时的那个年龄,这一切难免让父辈们、先辈们焦虑和生气,也因此落下了隔阂,造成了终生的误解,无法释怀。可是,如今逝者如斯夫,我们该为此向先哲忏悔,说说知心话,絮叨絮叨,反思过去,是为了当下和明天我们不再犯相同的错误。

清明寄托哀思与缅怀,也是中国孝道文化的内涵与礼数。“百善孝为先”。“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道最核心的内容是敬养父母。这是人的责任和道义,更是天性。在当今片面尽孝泛滥的时代,以至于出现了违背孝道要义的事情屡有发生,在一些人看来,只要给父母提供足够的钱物,让父母衣食无忧,这就是尽孝了,岂不知,这是伪孝。子游向孔子请问“孝”,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还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意思是说,孝不能仅局限于养父母,因为犬马都能养主人;对父母不尊敬,即是每一顿都给他们酒肉吃,也不能算做到了“孝”。“孝”从赡养,是事奉,是尽心竭力。

《论语》古训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想起来一方面当然高兴,如果高堂犹在,正在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当然高兴,可是另外一种心情,是一则以惧,我们到底还有多少时间可以去尽孝呢?尽孝要趁早,年迈的父母在人生的暮年生死无常,如果真的突然有一天,当我们想感恩尽孝道,但是养父母已经撒手人寰,那是多么后悔的事情啊。自古以来,在草野民间,上演了多少“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怆故事,成为千古遗恨。

孝道的另一个内涵是推恩及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与人相处中,应推己及人,推恩及人,使孝道得以升华。既尊敬热爱自己的父母长辈,也尊敬他人的父母长辈,“慢人亲者,不敬其亲也”。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将“亲情之小孝”转变为“社会之大孝”,这才是一种大孝大敬大爱,是中国孝道的最高境界最大理想,也是清明节慈孝文化回归的大主题。

家庭小了,故乡远了,父母成了子女思乡梦里的一道风景。面对社会转型、时空转换、在清明节这个蕴含浓浓亲情味道的节日里,让我们感恩生命、感恩岁月、感念先辈、追思孝道。当下,最该树立的孝敬之道就是对长辈做到三养: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不但让父辈们衣食无忧,而且要顺应父母的心,给父母创造丰富的精神生活。

记得一个城市的火葬场写着这样的规劝语:亲人们,逝者已去,擦干眼泪吧,对于逝者最好的怀念,就是将他(她)生前最优秀的品格发扬光大。让我们时时在“后清明节”时追忆先人们的美德,感念先辈们的艰辛,我们自己对于先人美德的传承,才是献给清明节的最温情的感恩和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