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提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知识作为蕴含在人(又称人力资本)和技术中的重要成分,向来就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但只是到了最近10年,知识的重要性才更加突出地显现在人们面前。
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经济时代相比有其鲜明的特征:(1)市场竞争主要依靠知识生产率。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是价格竞争,在价格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在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我们知道,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商品的能力,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或生产同样数量的商品时间所耗费的时间越少,则说明劳动生产率越高,反之,则越低。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可以在市场上与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展开价格竞争,以低成本、大批量生产的规模经济能力取胜。格兰仕的成功,运用的是工业经济时代常用的价格竞争手法。(2)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要手段,越来越转向以非价格竞争手段为主。所谓非价格竞争指的是企业依靠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新颖、实用、方便的产品,提供更加优质的令人满意的服务来赢得消费者的竞争。要做好非价格竞争,关键在于企业的知识生产率高低,即把新知识转化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效率高低,知识生产率高低取决于企业研究开发的能力高低。海尔的成功靠的是运用新知识、新技术研制出市场需要的、消费者欢迎的新产品,靠的是依靠知识生产率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3)知识经济的核心环节是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的速度不断加快,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势头更为迅猛,对科技人员和有高度熟练技能工人的需求日益增长,学习变得非常重要,学习和创新的效率高低已经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
知识经济是无疆界的全球化经济。在相对封闭的传统工业经济时期,推进工业化的国家曾经走过一段粗放型或资源消耗型的道路,依靠资源高投入不断推进工业化,在工业化进程中往往遇到严重的资金瓶颈、技术瓶颈和市场瓶颈。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国际产业结构重新布局和调整时期,在跨国公司跨越国境、边界进行全球生产安排和金融运作的今天,我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和勃勃生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完全可以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50%以上、技术的60%以上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正是合理运用了外部资源,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才如此迅猛,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才显现得较为充分。世界500强公司中,已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全球最重要的电脑、电子产品、电信设备、石油化工等制造商,正在将其生产网络扩展到中国,几乎所有的工业项目跨国公司都已进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占中国外贸出口的比例,从1991年的17%,上升到2001年的近50%,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上升之中。国际资本正源源不断地加快流入中国。1990年,中国吸收的国外直接投资相当于东盟四国的1/3,现在相当于它们的两倍多,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发展中国家吸收国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200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比2000年下降51%,而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高达468亿美元,增长15%,2002年达到526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收国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
现在为数众多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正在全球范围内四处流动,由于我国拥有大量的质优价廉的劳动力、经济处于持续增长时期、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社会治安状况好、政府办事效率不断提高、法制环境逐步健全,而且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庞大的现实与潜在市场,因此成为国际资本和跨国公司进行生产布局的首选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应当充分运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良好的投资、人才、政策环境,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提升工业化水平。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