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小然 见习记者 熊晓辉
从信阳市区往西五十多公里,进入大别山最西端的大山深处,登上一座山峰俯望,依稀可见信阳、桐柏、随州和应山四个县(市),这座山名曰四望山;就在这座海拔七八百米的山上,有一所胡岗小学,由于生源流失,如今这所学校里只有1名老师和8个学生。
老师名叫王西成,1993年22岁的他在家乡四望山村小学做代课老师,1996年进入信阳师院学习,1999年毕业又回到四望山村小学成为一名公办老师。2000年,王西成服从组织分配,从四望山村小学调到了更为闭塞的胡岗小学任教。12年来,胡岗小学的教师一个一个都转到条件较优越的地方去了,然而王西成却一直坚守在这里,在大山深处扎下了根。残破的院墙,窄小潮湿的土操场,旧旧的教学楼,土墙上留着上世纪70年代特有的标语……这是胡岗小学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记者来到这里时,在一间教室里,王西成正在给学生们上课,教室里坐着8个学生。王西成告诉记者,这所学校原来有数十名学生,由于孩子上学条件艰苦,很多村民都将家搬到了镇上。如今,这里剩下的8个孩子由于家庭条件都比较贫困,只能坚持在这里上学。
在这所只有1名老师和8名学生的学校里,王西成一人身兼数职,他既是校长,又是教师,同时还是孩子们的保育员和学校的保洁员。
每天早晨不到6时,王西成起床做饭,吃过早饭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便到了胡岗小学;8时整,王西成打开音响播放国歌,然后带着8个孩子站成一排唱国歌、升国旗。音箱是市里的志愿者们送来的。王西成告诉记者,第一次用音箱播放国歌时,孩子们都很兴奋,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宏亮的国歌声中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升国旗之后,便开始了一天的课程。8个孩子中最大的9周岁,最小的只有4周岁,其中有4个在三年级,另外4个在学前班。为了便于管理,8个孩子都在一个教室里上课。给一个年级学生讲课时,另外一个年级的学生复习功课或者做课后作业。中午放学后,王西成把离家近的3个孩子送到回家的路口处,而5个离家太远的孩子,王西成就让他们留在学校自己给他们做饭吃。吃过午饭后王西成在办公室里备好下午讲的课。下午放学后,王西成打扫完教室,锁好大门,亲自护送离家远的孩子们回家。学校门前有条小河,每年夏天河水上涨,淹没了水中的石磴,上学前王西成便将孩子们一个个地从河对岸背过来;下午放学后,王西成又将孩子们一个个地背过去。
一个泄了气的破皮球,一条沾满了灰尘的跳绳,这就是学校唯一拿得出手的体育用品。这样“简单的快乐”,王西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告诉记者,虽然山里的条件和城里没法比,可是他总盼望着,有一天山里的娃娃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均等的教育资源。学校里除了黑板和课桌,并没有其他的教学工具,王西成便从家里带来用了几十年的手风琴,课余时间就教孩子们唱歌。得知学校的情况后,信阳市的志愿者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给孩子们送来了足球、篮球、毛毽等体育用品和书籍、课本等学习用品。有了这些体育用品,王西成便在课余时间带着孩子们一起踢毽子、跳绳,就像父亲一样亲。虽然学校条件很差,但是城里孩子能上的音乐、美术和体育课,王西成都能很好地教给学生。
当记者问起他苦不苦、值不值时,他告诉记者:“如果我离开学校,胡岗小学就会被撤掉,这里的孩子们就要去更远的镇中心学校上学,孩子们要走更远的山路。只要有一个孩子在这上学,我都会坚守在这里教学。”
令他欣慰的是,在这个如今人口不到300人的小山村里,已经走出了二十多名大学生,每次听到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王西成心里就会感到特别自豪,在那一刻,他明白了自己坚守的意义。
离开胡岗小学时,已是夕阳西下。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记者的耳边仍然回荡着孩子们那琅琅的读书声——“一座房,两座房,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三座房,四座房,房前花果香,屋后树成行。哪座房子最漂亮?要数我们的小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