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兴建的母亲听说儿子离世的消息悲痛欲绝。 刘 翔 熊晓辉 摄 |
(上接第一版)
在曹兴建所在的村口,几百名乡亲都赶来,迎接英雄回家。“这么好的人,怎么就这么突然走了呢?”一位村民悲痛地说。
在曹兴建的家门口,低矮的平房上悬挂着乡亲们送来的挽幛,“迎接英雄曹兴建回家!”“您是顶天立地的好人!”“曹兴建我们为你自豪!”“曹兴建您一路走好!”……一幅幅挽幛寄托了乡亲们对他的哀思和敬意。
“他太傻了,就只顾着救人,却没想到自己的安危!”曹兴建幼时的玩伴曹兴国老人擦着眼泪对记者说。这位与曹兴建一起玩耍、一起上学、一起种田的发小听说自己失去了一位好兄弟,内心无比悲痛。
“他的身高不足一米六,还有腰椎突出,年纪又大,怎么就敢下到那么深的水中救人呢?”一个村民到现在也搞不清曹兴建瘦弱的身躯里竟蕴藏着这么大的能量。
“不要说是下水救人,只要是别人遇到困难,就是再危险,他也会毫不犹豫去伸手相救的!”熟知曹兴建为人的村民肯定地说。
恪尽职守 一心为民谋福利
1987年,为人忠厚的曹兴建被推荐为村干部。当时的村干部几乎没有报酬,但曹兴建却把村干部的职责看得很重。
为了摸清全村村民的家庭状况,他走村串户,不到一周时间,全村几百户人家,谁家的经济状况如何,谁家有什么困难,他都一清二楚。
20世纪90年代,曹兴建在亮庄驻队,他自己的村和所驻的村都属于高岗地带,一遇天旱就需要抽水灌溉。当时,他身患疾病的妻子请人捎话让他回去抽水浇田,可他看到亮庄很多困难户的田地里没有浇上水时,就坚持留下来帮助亮庄的困难家庭抽水灌溉,而自己家里的庄稼因没有及时灌溉而大幅减产。面对妻子的埋怨,他憨憨一笑:“谁让咱是村干部呢!”
他当村干部十几年,从来不讲报酬,更不贪占公家一分钱。他的妻子身患癌症十几年,他从来没有向公家伸手要救济,没有钱看病,他就去银行贷款。村里困难,工资兑现不了,他从不埋怨,直到他去世,村里还欠着他4000多块钱的工资。
侍老母养妻儿 一生真情终不悔
1951年,曹兴建出生在信阳光山县的农村,家庭的贫困让他过早地品尝到生活的艰辛,也锻造出他坚强乐观、忠厚善良的品格。
妻子身患癌症十多年,身为村干部没有很好照顾家的曹兴建自感亏欠妻子太多,便四处凑钱为妻子治病。妻子最终还是不治离世,也给他留下了十几万元的外债。
尽管日子过得艰难,但是他对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孙儿、孙女都格外好。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只要他在家,他都坚持睡在母亲床边,侍奉母亲。
2003年,从村干部岗位退下来的曹兴建为了偿还外债,已经50多岁的他还是决定出去打工,此后每次临走时,母子二人都要抱头痛哭,母亲心疼儿子这么大年纪还要外出打工,儿子则牵挂着老娘年事已高,总怕哪天回来见不到母亲了。
今年刚过完春节,已经62岁的曹兴建再次踏上出外打工的路途,临走的前一天,他给母亲厨房里的水缸挑满了水,还一再嘱咐母亲要注意身体,母亲抱着他痛哭着说:“儿啊,你要早点回来啊!”没想到,年迈的母亲尚在,而曹兴建却带着无限的牵挂,永远地离开了他的亲人!
曹兴建的突然离世,让整个家庭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家里人害怕85岁的老母亲承受不了这种打击,一直瞒着她。等他的遗体送回到家里时,老人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当场晕倒在地。几天来,老人呼天喊地哭着儿子,嗓子早已沙哑得发不出声音,让前来吊唁的村民无不为之落泪。
穷则兼济他人 他是乡亲们的贴心人
生长在大别山下,喝着淮河水长大的曹兴建,与许许多多信阳人一样,这块土地培育了他勤劳、质朴、善良、实在的农民本色。
用邻居的话说:“曹兴建他这个人厚道,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肯让别人吃亏。”
而他的侄子曹远亮则说,有句话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叔叔他这个人自家里虽然很贫困,但他总不忘帮助其他有困难的乡亲。
在曹远亮儿时的记忆中,叔叔曹兴建是一个忠厚老实乐于助人的人,他对村里每个家庭都特别关心,谁家的孩子交不起学费,他都会凑钱帮助孩子,村子里“五保”户水缸里没水了,他都会帮助他们挑水。挑水、送菜、给五保老人送饭、唠嗑……在曹远亮的记忆中,叔叔曹兴建做过的这些事说也说不完。
而曹兴建自己的生活则十分简朴,他从来舍不得自己买衣服,衣服破了,自己用针打上补丁缝好再继续穿。他当了十多年的村干部,但是口袋里装的钱从来没有超过200块。
该村村支书胡功强告诉记者,今年春节过后,曹兴建还找到他说,自己在外打工不在家,如果村里那个“五保”户有什么困难,请告诉他一声,他会尽力帮助的。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千百年来,苍茫的淮水生生不息,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儿女,无论面对多么大的艰险,他们如青翠的大别山一样从不变色,他们也如淮河水一样用自己水一般的柔情奉献着人间大爱!奋不顾身,舍己救人,这是曹兴建在危急时刻作出的一时抉择,这却是两千多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千百年风雨中磨练出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