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坤

古人送行折柳相送,寓意亲人离别家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地方能事事如意,好像柳枝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为什么“折柳”被用来代指送别呢?

折柳,即折取柳枝。我国最早的折柳赠别习俗始于汉代。“杨柳枝,芬芳节,可赠年年送别”的诗句,就是记载这一习俗的。《三辅黄图·桥》中,记载更为翔实:“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在送别时,往往折柳赠别,不仅有“挽留”之意,也用来表达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从历史上看,人们远游、赴任、戍边、经商等,多在春季离家。此时“载酒送君别,折柳系离情”是很自然的事,可谓“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了。所以唐朝文学家刘禹锡说:“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时西。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柳管别离。”

古人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诗人李白《忆秦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唐人雍陶在《折柳桥》中说:“从来只有情难尽,何来名为情尽桥。自从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罗隐在他的《柳》诗中写道:“灞岸晴来送别频,相依相偎不胜春。自家飞絮犹天空,争解垂丝伴路人。”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折柳相赠,到唐代已风行一时了。

禇人获在《坚瓠广集》中点破了“惟有垂柳管别离”的奥秘:“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如木之离土,望其随之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福耳。”另外,柳丝垂挂,枝条柔长,以柳丝谐音“留意”,比喻缠绵的情思和柔怀。又借“柳”与“留”二字音近,以折柳表示挽留、留恋,寄托对亲朋挚友的深情厚意。

折柳也是古乐曲名《折杨柳》的简称。此曲多为怀念之作,曲调忧伤悲凉,有惜别、思念远人之意。据传汉代时张骞从西域传入德摩诃兜勒曲。后来,李延年作成新声二十八解,为军乐。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云:“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唐袁郊在《甘泽谣·许云封》中写道:“折柳传情,悲玉关之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