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峰

眼下,随着新茶即将上市,茶叶价格又成为消费者热议的话题。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河南信阳毛尖集团董事长陈世强接受新华网访谈时说到“天价茶”这一现象时说:信阳的茶叶产量面积比较大,所以在绿茶行业,毛尖的价钱是不会形成天价的。他表示“信阳毛尖集团要让13亿中国人都可以喝的起信阳毛尖、信阳红。”此言一出,立即引起媒体及公众的广泛关注。

有道是“国饮者,茶也。”五千年的茶文化早已把茶融入老百姓的生活,“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曾经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资。而今天的茶在普通人生活中已算不得必需品了,“柴米油盐酱醋变茶”成“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叶虚高不下的价格让品茗成为很“风雅”的事。作为茶叶大国,中国人却面临这样一种尴尬的情况:守着茶山却感叹喝茶难。有茶商更是直言,最好的茶叶是老百姓喝不起也喝不到的。

茶叶价格与其品质密切相关。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有品种、产地、土质、茶叶形状、受污染程度等,但有时这些因素的影响单从外表很难看出来。再加上茶叶的品种繁多,总共算起来有上千个品种,有时就连茶商也很难鉴别。所以,有时看起来“差不多”,实际上品质差很多,价格当然也就差很多。由于茶叶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难以用一个固定的标准来定价,而茶叶定价标准的难以确定又导致茶叶价格的不透明,价格不透明又催生出茶行业的暴利。现在市场上的大多数茶叶价格都是经营者说了算,因为茶叶这种东西,好坏全凭个人感觉,没有明确的标准,而且一些消费者好面子,认为价格越贵的茶叶质量越好,造成茶价虚高。

送礼消费已经成为了高档茶叶的主力军,且多以公司为主。这些企业购买这种天价茶叶,看起来是花自己的钱,其实主要是一种腐败投资、一种腐败润滑剂。正如调查所显示,企业买这种茶叶不是为了自己喝,而是为了送人。送给谁呢?答案不言自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是最精明、最精于算计了,没有数倍的回报,怎么可能买价格近乎疯狂的茶叶?说到底,还是为了向不受监督的权力进贡,从权力手中获得回报。显然,权力有多不受约束,公款有多缺乏监督,天价就有多么骇人听闻,多么偏离商品本身的价值。

“天价”茶叶的出现,自然有特定的市场需求所致,其实也有人工成本推高价格的因素。以信阳毛尖为例,清明节后,信阳毛尖大面积开采。去年信阳毛尖采茶工一天的工费普遍在80元左右,而在两三年前,采茶工一天的工费不超过50元。信阳毛尖采回来之后的工序就进入制茶阶段了,炒茶师傅的工资也随着这两年的物价上涨而上涨。再加上流通环节、过度包装等原因,好茶的价格一直昂贵,让平常百姓望而止步。

只有老百姓喝得起好茶,这个产业才能健康发展。这个道理谁都懂。如何才能让普通老百姓也能喝上好茶,让好茶真正回到寻常百姓家?对茶企来说,立足茶场,直接面对消费者,减去中间一切流通环节、简化包装。对政府而言,在规范茶叶市场秩序、打击价格虚高现象的同时,禁止公款高消费。如何禁?凡涉及公款的消费,都必有限制。无论买高档酒、烟、礼品,无论公款吃喝玩乐,超过标准一律行不通。有这样严格的标准在,公款消费如何能自由?即便茶企有把“茶奢侈品”打造成面向公务消费市场的自由,但面对如此严厉的公款禁令,只怕销售起来就不那么自由了。同时,既要禁花公款的人,又要禁收礼品的手。前者规定超过一定标准即报不了,后者规定公务人员收礼超过一定限额即为受贿。禁住了公款和公务人员这两块,寻常用品奢侈化、奢侈品畅销化的怪象方能得到遏制,也必会褪去迷雾回归市场本色,展露其本来价值和面目。如此,“茶为国饮”方能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