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国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信阳以年输出劳动力200多万人而获得“劳务大市”之称号。外出务工的信阳人以自己的智慧和辛勤付出,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本领、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为促进家乡信阳和务工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积极作用不容低估。

在充分肯定“劳务大市”积极作用的同时,对其缺憾也不能不给予足够的重视:每年200多万人离乡背井外出谋生,其代价也相当沉重——子女教育受影响,对年迈的双亲无法照料,亲情、乡情日渐淡薄,自身的生活也多有不便等,就连一年一度的“春运”对往返奔波的农民工来说都极其不易。不少农民工都由衷感慨:在家土地面积小,单靠种地增加收入难;而在家乡又很难找到就业增收的门路,但凡有点办法,谁还愿外出遭这份罪?!

农民工外出务工,千辛万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收入;而家乡信阳由于第二产业发展明显滞后,从而也影响和制约了商贸物流、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致使我们信阳就地、就近消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农民增收的渠道不宽,最终使得大批农民工外出谋生。外出务工谋生是我们信阳农村富余劳动力被迫的选择。

我们不妨这样假设一下:如果我们信阳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由此拉动的商贸物流等服务业也很繁荣,那么,我们信阳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就可实现就地、就近转移、消化,既可大大增强全市各级政府的财力,进而使我们更有条件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民生;同时,又可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有力推进城镇化进程,进而促进经济快速、良性发展,最终甩掉“劳务大市”的帽子。

总之,以实现新型工业化为突破口,举全市之力强力推进工业经济的发展,进而有效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是我们快速增强经济实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就近转移、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由之路。工业化是我们实现富民强市奋斗目标的战略选择。这个道理普通老百姓都能想明白,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不应再犹豫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