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岭

村官没有行政级别,可掌控的资金和资源并不少,贪腐机会也挺多,村官监管已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淄博市创新审计体制,以专业审计“直审”村官,对于提升村官“免疫力”,促进农村和谐发展,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经济越发展,惠农政策就越多,流入农村的资金也越多,村级审计就越来越重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村级审计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有的认为村委会是自治组织,村官是民选的,对村级财务少“审”为宜;相关法律对“村审”没有具体规定,有的审计机关觉得村级审计可有可无,存在着“职能缺失”;现有的村审机构,普遍设在乡镇农经站或财政所,审计主体较为混乱,不少人“兼职”,缺乏审计人才,存在着“专业缺失”。这些问题,影响了审计独立性,削弱了对村官的审计监督,个别村官利用职务之便,在土地征用、土地开发、农村资金管理上,以贪占、截留、私分、虚报等手段贪污腐败,也与此有一定关系。

创新,是解决发展中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破解村级审计“职能缺失”“专业缺失”的钥匙。去年以来,淄博市针对村级审计的薄弱环节,出台专门规定,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确立审计机关在村级审计中的主体地位,在条件成熟的区县,打破乡镇界限,撤销原来隶属于乡镇的内审机构,成立隶属于区县的审计分局,公开招考选拔审计专业人才,全权负责村居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这一创新之举,从体制上解决了村级财务有人审的问题,村级审计由“可有可无”变为了刚性规定,由乡镇“内审”变为了政府“直审”,由过去的“兼职”变为了“专业审计”,有效改变了“审计难进村、村官不能查”状况,提高了“村审”队伍质量,提升了村级审计水平,让村民清楚了村里资金流向,维护了村民合法权益。

审计,被视为经济运行安全的免疫系统,不仅是财产守卫者,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尽早地感受到病害侵蚀的风险,更早地揭示病害侵蚀带来的危害,更快地抵御、查处这些病害。应当看到,财经法纪观念较为淡薄,财务知识较为缺乏,是现阶段村官的普遍“弱点”,也是亟待提高的“免疫力”。专业人士“直审”村官,及时发现乱账、错账、不入账等问题,对贪污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依法移交,督促农村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管住管好乡村的“钱袋子”,这不仅是悬在村官权力之上的一把“利剑”,对村官是一种警示,也是村官学习财经法纪的“活教科”,让村官在鲜活的事实中学习财会知识,提升自身的素质。可以说,“直审”的最大价值,就在于积极打造基层建设的免疫系统,“倒逼”着村官不断提升“免疫力”。

当然,政府“直审”村官,仍有待探索,有关环节也需要完善,有许多新课题需要面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期待各方在积极探索中健全各项制度,努力走好“村官审计”这盘棋,有效发挥审计的帮促作用,增强村官依法办事和依法理财的意识,改进和完善农村财务管理的体制,为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融洽干群关系、促进和谐稳定开辟一条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