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 博)不到70天,信阳工行就累计发放各类贷款17.2亿元,这是今年该行为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力挺信阳工业发展而付诸的重磅之举。
截至3月上旬,该行各类贷款净增10.24亿元,增长13.1%,此举不仅创下了同期发放贷款的历史新高,而且新增贷款额首次跃居全省工行系统第二位、信阳金融同业第一位。
这个重磅之举的最大受益者是信阳的工业企业、达105家,最多的一笔贷款2亿元。对此,信阳工行行长梁光德阐释道:“作为大型银行,只有找准当地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才能提升创新服务的正能量。”梁光德行长说的“风向标”,就是信阳在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中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该行围绕支持信阳工业,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创新特色服务。
——逐项落实,提升高度服务的正能量。该行为全力落实河南省工行与信阳市政府签订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支持信阳产业集聚区发展领导小组”和12个综合服务团队,由该行党委班子成员带头分包负责。针对信阳市“十大重点项目”,分别成立专属服务团队,明确责任及客户经理,做到上报一批、支持一批、储备一批;同时加强与省行的紧密对接,全力以赴争取政策支持;对纳入既定支持目标的客户,采取一户一策,明确服务支行、部门和责任客户经理,对符合信贷条件的客户提前做好资料收集、尽职调查、评级授信等工作。今年以来,弘盛燃气、同合车轮、信钢、华英农业、黄国粮业等105个企业的贷款快速投放到位。
——主动作为,提升深度服务的正能量。近年来,我市15个产业集聚区已有1000多个企业(项目)入驻。为了积极争取河南省工行对信阳市的重点项目、骨干企业提供支持,该行深挖客户需求,提升市场空间,对现有存量贷款客户进行全面梳理,综合运用“表内+表外”、“商行+投行“等方式深度挖掘其潜在的融资需求,先后深入各产业集聚区逐企业对接金融服务35批次,举办产业集聚区金融服务推介会达28场。目前,全行已对接产业聚集区企业671户,其中177户已经获得贷款支持,贷款金额达31.74亿元。
——产品创新,提升广度服务的正能量。金融产品是市场需求的产物,需要不断创新。围绕信阳工业发展的转型升级,该行在每周的营销例会上,按照客户图谱对全市工业企业项目的金融服务进行专项点评;同时建立工作目标和考核奖惩机制,在各个服务团队之间开展“PK”。针对工业企业的个性化特点,该行先后推出上天梯非金属矿产业集聚区“珍珠岩融资通”方案、华英公司“华英冻鸭区域商品”融资方案、信阳市茶产业“茶益通”专属融资方案等,其中“茶益通”成为全国第一个茶叶商品的融资品种。目前,该行已实现13个融资品种或抵押方式得到新突破,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持续提升,手段更加丰富,各类融资已达1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