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海燕)3月4日,市统计局综合科统计的市场分析显示,每年蔬菜的零售价格以8%—12%上涨,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记者在市蔬菜批发市场调查发现,总体来说今年的蔬菜零售价格比去年同期平均高1元至3元。目前,由于春节消费高峰消退,蔬菜价格虽有所下降,菜价仍高得令人咂舌。

“信阳种蔬菜的人原本很多,蔬菜足够供应信阳市场,由于土地被开发商强制购买,我们这些原本以种菜、卖菜为生的菜农们,有的出外打工,有的在蔬菜批发市场上做销售人员。”种十几年蔬菜的明港镇老张说道。与老张有同样卖菜经历的王姐熟练地整理着菜摊说:“没有了自己家的菜地,我们都会从批发市场上批发蔬菜来卖,这些蔬菜主要是从外地运过来的,算上运费,蔬菜价格自然很贵。”

2010年4月,“菜篮子工程”建设政策在信阳开始全面贯彻,目的是加大对蔬菜基地建设的投入,支持专业合作社建设;加强中心城区市场建设,对菜农进行技术培训;加强对“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宣传,让全社会都来关心“菜篮子工程”建设。可见,种植农产品已是菜农发财致富的好路子,当时信阳“菜篮子”(市场)里蔬菜还是很充足的。西亚超市负责人黄科长表示,虽有蔬菜培训基地,可以供应几家大型超市,但这些基地远远不够供应信阳市场,很多菜农也不再种菜,还是要从外地运蔬菜来缓解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现象。

市物价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信阳市场上80%的蔬菜是外地菜,气温低也是导致蔬菜价格高的原因之一。”在信阳居住了50多年的刘老太抱怨道:“菜价太贵,蒜黄8.8元一斤、丝瓜13.8元一斤、青茄子4.28元一斤、苦瓜6.88元一斤,今年蔬菜都比去年涨了好几元钱,往年涨价也没有涨得这么厉害的,吃饭都不舍得买青菜了。”记者在菜市场发现,虽然菜价很高,但蔬菜还是卖得很快。菜市场工作人员王先生说:“市民们虽然嫌菜价贵,但蔬菜总体量不太多,还是不能满足消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