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马成祥 陈仁文)2012年,浉河区按照试验区建设持续“六个放大提升”的工作要求,持续求进,好中求快,重点改革,大胆试验。如今,该区农村改革试验取得明显成效。

浉河区茶叶产业集群建设全面启动,茶叶产业集聚发展态势逐步向好。五云国际茶城、广义茶印象园、文新三园、生命阳光城茶养生体验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全年新增茶园5万亩,总面积达到52.3万亩,茶叶种植面积稳居全国第二,累计生产干茶2.2万吨,其中红茶5000吨,绿茶1.7万吨,总产值50.6亿元。该区成功研制出红茶新品“丹桂信阳红”,并且“信阳红”成为2012年全国“两会”的指定用茶。该区还成功入选中国名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齐头并进,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观。全区共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7个,其中5000人以上社区4个,累计投入资金17.3亿元,建成住房9100套,6000余户农民喜迁新居。高标准开展了柳堤、双和佳苑、三官3个市级新型农村社区示范点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全面完成32个市级示范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建成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3座。

农村土地流转加快推进,土地经营水平大幅提高。全区累计流转土地121万亩,其中五云集团一次性成功流转茶园20余万亩。吴家店镇出山店茶果庄园、十三里桥乡翔鸽岭农业园等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建设。9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3个村土地集中整治项目全部完成,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稳步推进,实施了一批坑塘改造、沟渠整修、农业生产道路修复工程。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全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55家,有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2家,省市级示范社近50家。新建蔬菜基地2万亩,超额完成了“菜篮子”工程建设任务,全区蔬菜种植总面积达6.3万亩,总产量16.3万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即将竣工,建成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5个。

文化引领成效显著,“五位一体”党建模式深化拓展。何家安美术馆落成开馆,金牛文化公园、大别山民俗文化村等10大文化产业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农家书屋48个、社区文化活动室9个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个。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和非公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开始向城乡社区、合作社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