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在日前召开的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动员大会上,市委、市政府发出号召:要在三年时间内把信阳创建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是贯彻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载体;是提升生态优势、优化人居环境的一项民生工程;是推动科学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的一项有力举措。对此,我们要认清形势,深刻体会,积极创建,认真落实。

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是贯彻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载体。早在去年接受有关媒体采访,谈到信阳应该如何贯彻十八大精神时,市委书记郭瑞民就指出,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最重要的是落实在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行动上,加强对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对重大项目建设的安排筹划,科学确定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而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正是市委、市政府为贯彻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决定。我市注重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关系信阳人民福祉、关乎信阳长久发展大计。

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是提升生态优势、优化人居环境的一项民生工程。应当看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对于信阳来说,生态是最大的特色、最大的优势,为信阳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和环境保障。人的需求既包括物质文化需求,也包括对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宜人气候等生态产品的需求。生态产品是人们重要的消费品、生活必需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说到底就是为了提高信阳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信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从2007年开始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到现在,我市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由29.6%提升到42.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7.2平方米增加到13.9平方米,信阳人民对此非常自豪。当前,信阳正面临进一步建设生态文明这一历史性机遇,实现信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应该继续发挥信阳的生态优势,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是推动科学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的一项有力举措。园林绿化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城市基础设施,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城市竞争呈现出生态化的趋势,因此,作为生态建设重要内容的园林绿化建设,在未来的城市竞争和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将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和城市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优化理应作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着力方向,以此大力提升城市的形象和竞争力,凝聚人气、吸引人才,促进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通过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我们有望提高市民素质,建立保护城市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带动城乡经济共同发展,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科学发展、提升城市持久竞争力。

建设生态文明,绿化美丽家园的号角已经吹响,全市上下一定要站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契机,将生态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不断加快城乡绿化步伐,提升城乡绿化水平,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让优良生态、优美环境、优质生活的宜居信阳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