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明胜 马 涛)2010年,我市摘得“国家级园林城市”桂冠以来,市城管综合执法局通过市场化运作增加绿量、实施精细化管养、提高园林绿地建设标准等措施,持续夯实城市宜居基础。
“如今的信阳,城在山中,水在城中,楼在绿中,人在画中。园林做好了,北国的江南、江南的北国才有风采可言!”该局负责人说。我市之所以宜居,与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在园林绿化上严格考评和精细管养分不开。实践证明,精细化管养使已经建立的长效规范的管养机制更完善更科学,使精细化管理更深入更具体,城区各类公园绿地养护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和城市形象得到进一步改善,园林景观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去年以来,该局在城市建设工程绿化指标、规模、标准上,严格审核把关,先后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龙飞山公园、羊山公园红线划定及边界景观围墙等保护性建设,跟踪浉河三期治理,以湿地公园、沙滩浴场总体规划为依托,强化浉河两岸周边的林木保护,并编制浉河三期治理行道树种植意见。同时,高质量完成数字化管理中心绿地景观规划工作。抢抓春秋季时机,高标准高质量新建龙江路游园、光明路游园、铁路医院北侧绿地等街头游园绿地13处,完成平桥大道东段和光明路两条道路的绿化,形成了新的景观道路,为市民提供了新的休闲场地。该局还改造提升经典花园门前绿地、琴桥北匝道、火车站广场、千公里处游园等城区10余处公园绿地,完成10余条景观道路分车带的改造和行道树的补栽,增加乔木和灌木数量,丰富植物色彩,改善植物配置,增加植物种类,提高绿化档次。维修浉河公园、天伦广场、奥运园等处破损基础设施,更换了一批座椅、健身器材等设施,方便了市民休闲健身。采取见缝插绿、沿墙植绿的方式,因地制宜,结合片植、丛植、散植,完成了市区节点竹子栽植任务,增加了城区绿量,提升了景观效果,体现出信阳特色,形成新的绿化靓点。据初步统计,市中心城区新增绿地5.7万平方米,改造提升绿地22万平方米,栽植各类乔灌木植物42万株。
今年,“城管人”会继续当好全市园林绿化的主力军,践行生态文明,持续增加中心城区绿量,深入开展园林绿化精细化养护管理,持续提升养护水平和景观效果,促进我市园林绿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建设魅力信阳打造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