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久隆
城区道路交通拥堵或者说交通堵塞已是我国大中城市的通病,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交通安全畅通也已经成为人们相互之间问候的关键词语。城市交通涉及人、车、路和交通环境等诸多因素,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就应当着眼于治理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这两个主要方面。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并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能偏废任何一方。从信阳市城市管理的情况来看,城市管理部门还没有把解决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摆到同等位置,存在着只管车行不管车停的现象,致使投资修了路、停车占了路、行车难走路。笔者就静态交通中停车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作以探讨,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信阳市老城区内停车存在的问题
静态交通主要因素就是停车,要想解决停车问题就要有相应的停车设施。停车设施建设包括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和路内停车泊位三类。
配建停车场是指大型公用设施或建筑配套建设的停车场,主要为与该设施业务活动相关的出行者提供停车服务,服务对象包括主体建筑停车和主体建筑吸引的外来车辆。
社会公共停车场是为从事各种活动的出行者提供停车服务的停车场。
路内停车泊位指占用人行道或车行道的停车泊位。
地面停车场中每个泊位宜为25m2~30m2,停车楼或地下停车场库中的每个停车泊位宜为30m2~35m2。
就目前信阳市老城区停车建设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停车设施建设严重缺乏。
(二)违法占道停车严重。目前,在中心城区,参与各项商业、文化、政治、经济活动中的机动车,大部分是占用车行道或者人行道停放,这些活动开展到哪里,在那里就会形成交通拥挤,甚至造成局部的交通堵塞。
(三)现有停车资源利用率低。虽然我市的停车场及停车泊位与国家规定的建设数量存在着严重不足,但却同时存在着部分停车可用场地,利用率较低的现象。一是主干道企事业单位院内停车场(配建停车场)被闲置得不到充分利用。主要表现为来这些企事业单位办事的车辆被层层设卡,进不了这些单位的停车场,而是沿街停放。二是次干道车流量较少,车行道和人行道可临时借作停车场用,但由于路缘石过高,车辆无法走上人行道,或者是城市管理部门对这些停车进行处罚,使这些道路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促使交通流集中,车辆停靠困难。
(四)在用停车设施被挪用改建。近些年,随着城市管理执法力度的加大,有些建设工程最初在规划设计审批时,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建设相应数量的停车泊位。但是,在工程峻工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业者却往往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占用已修建的停车泊位,或者作为开展各种商贸活动的场所,致使停车场改变用途,无法停车。商品房开发小区,大型商场建设等等都是如此。
二、解决停车问题的措施
(一)加强停车规划与建设。一是贯彻落实法规、政策和规定。二是住宅区停车应纳入规划。三是确定停车问题的属性。四是加强配建停车场的管理。
(二)发展公共交通,控制停车需求。众所周知,造成城市停车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机动车(其中大部分是小汽车)保有量的迅速上升。如果能有效地控制进入市区的小汽车的数量,就可以在一定程序上缓解市区的停车问题,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据统计,一辆行驶状态下的小汽车,大约相当于8辆至12辆自行车的占路面积,其载客量最多5人,而公交车在同样大小的面积中的载客量至少要超过小汽车30人。就单位面积的载客量或有效面积的利用率来说,小汽车无法与公交车相比。而且公交车绝大部分是处在运行状态中,只需要很小的停车面积,而小汽车则不同。按照客运的人公里计算,小汽车的费用比公交车高6倍至8倍,能源消耗高3倍至4倍,空间占用量高9倍,污染环境费用高9倍。因此在市区应大力提倡发展公共交通,对公共交通应予以财政上的补贴,对公共交通进行优化,增强与小汽车的竞争能力,在线路、站点的规划时要解决好公共交通的换乘问题,使公交运输在城市运输中能够占据主导地位,消减小汽车的使用量,从而有效地减少停车需求,缓解停车难问题。
(三)多渠道筹资修建停车场。在停车场的建设投资方面要突破传统的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启动、鼓励和引导民间(社会各方面)的投资需求,吸引其资金多渠道、多形式地参与公共停车场的建设。为此,政府应给予停车场建设优惠政策,将其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扶植停车场建设走向产业化的道路。使公共停车场建设有好的回报,使民间有投资热情,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
(四)加强路边停车泊位管理。一是我市目前占道停车比较突出,要妥善解决,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根据动态交通的影响程度确定是否可以占道停车。对于那些交通流量较大的、占道停车对动态交通影响严重的道路,要绝对禁止占道停车;对于交通流量较小、占道停车对动态交通影响程度较小的道路,可以选择适当的路段,在路边划出一定的停车泊位,实行计时收费停车。二是对于路边停车,可以用电子计时收费器进行管理,收费标准要高于停车场的标准,而且可以通过电子计时收费器的限时、提高收费标准等功能,缩短路边停车的停车时间,把路边停放车辆引入停车场内,尽最大限度地把道路还于动态交通。
(五)发挥现有停车泊位的作用。一是因为公共单位业务往来吸引的办事车辆,这个公用单位应该无条件地开放本单位院内停车场,让来单位办事的车辆进入院内停放。二是道路两侧的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场所,应开放院内多余停车泊位,实行计时收费,吸纳车辆停放,缓解路面停车困难。三是建立停车诱导信息发布平台,引导车辆到有停车泊位的场所、停车场停放,实现停车信息共享。
(六)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政府牵头,由涉及到城市管理的相应部门组成综合执法组,不定期地对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其违规违法行为由各部门依法依规分别作出裁决,由综合执法组监督合并执行处罚,确保停车场建设管理趋于规范。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上升,机动车停放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解决,而且还会出现严重的趋势,因为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又会出现。如果停车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势必会影响城市发展进程,甚至还会影响城市经济建设。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城市管理部门,特别是交通管理部门,必须提高对停车问题的认识,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方法来努力解决。
(作者系信阳市公安局副局长、市交警支队支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