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 光

如何把社区居民的居家养老服务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解决社区居民的养老问题,并以此来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来自平桥区的市人大代表柳自强说,平桥区有空巢老人2.04万人,为了解决社区居民的养老问题,我们以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为突破口,探索了“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新型养老模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柳自强代表说,平桥区财政累计投入3520万元,在规模较大、人口相对集中的22个新型农村社区中建成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有135名社区老人入住居家养老中心。每座服务中心占地面积4亩,建筑面积616平方米,能容纳22位老人居住。房间配置了太阳能热水器、闭路电视、空调等生活设备;中心还设有活动室、医疗室、餐饮室和蔬菜种植区,棋牌桌、图书、健身器材等服务设施配置一应俱全。设计理念、建设风格、功能布局充分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与机构养老相比,居家养老服务具有成本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多样等多种优势。这为像平桥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提升新型农村社区服务水平,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是我们“用小钱办大事”的一个好的创新。

黄久生是十八大代表,他也列席了信阳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黄久生从一个苦孩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后不忘回报乡邻,从1996年至,每当逢年过节,他都会给村里的680多户孤寡老人送去米面和过年的礼物,迄今已花费上百万元。对社会养老问题,黄久生深有体会,为了家乡的孤寡老人老有所养,他投资45万元在潢川县双柳树镇建了一所敬老院,入院的孤寡老人,除国家发给的补贴外,其余费用全部由他个人承担。他认为,近年来,虽然地方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养老问题,但是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健全,各级政府在农村养老设施上的投入仍然远远不够,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加之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农村社会养老问题越发显得重要。他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政府部门能够继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农村养老机制和设施,让城乡老人真正享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周金委员谈到,从权威部门了解的情况看,预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将近2.16亿,约占总人口数的16.7%,年均净增老年人口800多万,老年人照料问题将更加突出。政府部门面对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大对老人的资金投入和关注,使老人们生活得到更多的保障。当前,在我市广大农村,敬老院工作的推进力度还存在明显不足,敬老院建设省、市无专项资金,影响了敬老院建设进度,加上城乡低保和敬老院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周金委员进而建议,全市要高度重视养老工作的开展,做好社会养老等重点民政工作督查的情况汇总,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导县区进行整改,确保工作目标完成;着力推进农村敬老院达标建设,对全市敬老院进行评级,并对评为达标先进的敬老院,给予奖励,调动工作积极性;将城乡低保需地方匹配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逐步健全城乡低保资金保障机制。同时,敦促各地落实有关规定,为城乡低保工作机构及农村敬老院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安排相应的工作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