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

“你的声音,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

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上,电话点播成了一大创举,而更为轰动的莫过于李谷一的《乡恋》解禁。李谷一连唱了7首歌,也成了后来无人能打破的春晚纪录。

1984年

“宇宙牌香烟誉满全球!”

马季的单口相声本用来讽刺虚假广告,却让敏感的商家嗅到了商机,真的推出了“宇宙”牌香烟,这或许也是“植入式广告”的鼻祖吧。

1985年

“军功章呵,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尽管1985年春晚因节目水平不佳受到观众的批评,但还是有一首歌红遍全国,那就是董文华的《十五的月亮》。一句“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唱出了军人的心声。

1986年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

蒋大为的名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全国传唱一时,在此后1992年、1996年、1999年、2006年的春晚舞台上,蒋大为又多次演绎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

1987年

“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

这一年最火的人是费翔,这个有着一半中国血统的帅哥唱着《故乡的云》和《冬天里的一把火》出尽风头,一夜之间成为全国观众心目中的大众情人。

1988年

“领导,冒号。”

这话是牛群说的。相声《巧立名目》生动活泼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一些不正之风,这句用在报告里的经典开场白也成了当年最流行的台词。

1989年

“司马缸砸光。”

这一年赵丽蓉首次登上春晚舞台,和侯耀文合作了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让全国亿万观众记住了这句经典台词。如今,两位笑星已先后离世,令人唏嘘。

1990年

“傻样儿!”

春晚的舞台迎来了一位新人——赵本山,他的小品《相亲》获得当年语言类节目一等奖,从此奠定了自己在春晚的稳固地位。“傻样儿”,相过亲的人都懂!

1991年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这是一首听了让人想哭的歌,《我想有个家》唱出了家庭的温暖以及对家庭的渴求,也唱红了台湾歌手潘美辰。

1992年

“探戈就是趟啊趟着走,三步一回头,五步一招手。”

小品《妈妈的今天》里,赵丽蓉发明的探戈让观众足足乐呵了一年。从这一年起,赵丽蓉、巩汉林这对一起跳“探戈”的母子成了春晚的黄金拍档。

1993年

“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这首带点古典气息的《涛声依旧》让毛宁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还引发了广东歌手北上的潮流。这句经典歌词后来也被赵本山篡改成“我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你的破船”。

1994年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宋祖英用教室、黑板、粉笔、讲台等意象赞颂了人民教师的情怀。这句歌词也传遍神州大地,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并列成为对教师的献礼。

1995年

“麻辣鸡丝”

赵丽蓉和巩汉林合作的小品《如此包装》对演艺圈流行的包装热进行了讽刺,“玛丽姬丝”这个国际范儿的艺名活生生被赵老师演绎成了重口味的“麻辣鸡丝”。

1996年

“它为什么这么脆?就是一盘大萝卜。”

这句台词得用赵丽蓉地道的唐山口音念,才足够有味儿。在小品《打工奇遇》里,老太太演绎了一出精彩的“报菜价”。

1997年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一句话17个字,把一个重大的政治题材生活化了,这也是《春天的故事》深入人心的原因。

1998年

“来吧,来吧,相约九八。”

《相约一九九八》,一首由那英和王菲联手打造的传奇金曲。两位天后都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强大的歌迷基础,使得这首歌曲连续十周获全国各省市电台排行冠军。

1999年

“常回家看看。”

“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大白话的歌词却写出了平凡人的心声。

2000年

“小样儿,你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钟点工》里,本山大叔的这句台词和“伤自尊了”一起,成了不少人至今还在使用的口头禅。

2001年

“谢谢啊!”

原本是一句礼貌用语,经范伟的口一说,居然成了当年最火的流行语。其实,《卖拐》里的金句还有很多,如“缘分啊缘分!”

2002年

“忽悠,接着忽悠。”

卖完了拐,赵本山又开始《卖车》。不过,这一回,范伟可没那么好骗了,一眼就看穿了赵本山“大忽悠”真面目,可惜最后还是败下阵来。

2003年

“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爱是不吵架,常常陪我玩耍。”

这一年春晚的亮点不多,倒是出自普通家庭的歌曲《让爱住我家》带来一丝温暖和清新。

2004年

“母鸡啊母鸡”

巩汉林在小品《都市外乡人》把自己伪装成南洋人,为了防止露馅,他给北方农村来的妈妈教了几句南方话,全国人民也跟着学了一回。

2005年

“这个世界太疯狂,耗子都给猫当伴娘了。”

此句出自赵本山的小品《功夫》。虽然《功夫》里面笑点颇多,可观众也有点审美疲劳了。

2006年

“阿瓦,(哎!)那撒日阿登咕噜有喂,(噢趁类里古!)……”

这是蒙古语,翻译成汉语就是“爸,(哎!)太阳出来月亮回家了吗?”这首歌后来被演绎了多个搞笑版本。

2007年

“你太有才了!”

赵本山和宋丹丹这对老搭档一出手就是这么“有才”!“下自己的蛋,让别人去说吧。”……实在是“太有才了”!

2008年

“为什么呢?”

这是郭达、蔡明的小品《梦幻家园》里反复出现的一句台词。本来一句很平常的话,经过蔡明嗲声嗲气的演绎,让人印象深刻。

2009年

“不差钱!”;“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

这一年赵本山的搭档是徒弟小沈阳。一部小品《不差钱》让小沈阳从2009年一直火到现在,“不差钱”也成了不少人调侃式的口头语。

2010年

“你心里能不能阳光一点。”

上了N次春晚,郭冬临终于在2010年迎来了代表作,小品《一句话的事》中,一句“你心里能不能阳光一点”,成了很多年轻人的流行语。

2011年

“此处略去**个字”

《同桌的你》的主角虽然是王小利,但这句经典台词却仍出自小沈阳之口。在念情书的过程中,小沈阳有四次提到了“此处略去**字”,令人不禁浮想联翩。

(徐 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