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求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2013年2月17日)
2012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我们坚持站位全局,服务中心工作更加紧密。
一年来,我们坚持执纪为民,维护群众利益更加有效。
一年来,我们坚持惩防并举,反腐倡廉成果更加彰显。
一年来,我们坚持迎难而上,突出问题治理更加有力。
一年来,我们坚持真抓严管,自身队伍建设更加增强。
2013年工作任务
2013年反腐倡廉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省纪委三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反腐倡廉方针,突出站位全局、突出执纪为民、突出改革创新、突出绩效求实,着力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着力转变工作作风特别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着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特别是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继续按照“四个一切”理念和“四问”工作方法,在持续中巩固、在持续中深化、在持续中创新、在持续中提升,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魅力信阳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一、持续加强纪律建设,确保政令畅通
加强对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严肃性,严肃查处一切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破坏党的纪律、败坏党的形象、危害中央权威的行为,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把维护政治纪律作为维护党纪的首要任务。对那些当面一套、背后另一套,说的一套、做的另一套,阳奉阴违者,实行纪律“零容忍”,以严明的政治纪律维护党的权威。
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按照省纪委《关于纪检监察工作服务保障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五项机制”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强农惠农富农和改善民生、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水利建设和水资源保护、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以及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三化”协调发展、保证“两不三新”等重大决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并按责任分工,着力开展对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
加强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监督检查。强力推进重大项目联合督察,整合资源、强化措施,加大问责力度,积极协调解决问题,提高督察能力、增强督察效果,为重大项目快速落地、平稳着陆、生根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强力推进效能建设,坚决落实“四集”制度和涉企“零阻碍”服务各项措施,完善“服务零阻碍、办事不求人”绩效管理考评机制,发挥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作用,提升服务效能。强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行政审批服务项目一律中心办理,做到一周办结和一次性收费;进一步加强市、县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县级涉及社会公益、政府投资、民生工程投资达一定规模以上的项目和市辖区所有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一律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二、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强力推进“八项规定”贯彻落实。加强对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八项规定”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制订监督措施,加大督察力度,严格问责追究,把落实“八项规定”作为转变作风的重要抓手和长期性工作,持之以恒抓下去,以实际成效改进作风、取信于民。
大力纠正“庸懒散软奢”不良风气。以严明工作纪律为重点,通过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正风气、治软强责任,持续整治“上班病”,改进机关作风。以规范“三公”经费管理为重点,完善“限额管理+公务灶+定点餐馆”制度,规范公务接待;加强对公车购买和使用的监管,推进公车改革;严控因公出国(境)活动,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遏制“三公”领域奢侈豪华、挥霍浪费恶习。
着力改进基层党员干部作风。以“五大中心”为载体,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把解决群众身边的消极腐败现象作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中之重。完善“三资”代理中心,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完善便民服务中心,提升基层为民服务水平;完善村务监督服务中心,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村纪委”作用;完善速查快办中心,又快又好地解决基层群众的信访问题;完善基层党员干部远程廉政教育中心,提高“村官”廉洁从政意识。
努力深化政风行风建设。以行风评议、职能科室评议、基层站所评议“三项评议”为抓手,增强行风评议的动态性、针对性、群众性和科学性,探索互动评议和媒体问政的有效途径,提高评议公信度。重点纠正教育、医疗、征地拆迁、涉法涉诉、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征兵招生等领域的不正之风。
三、持续加大办案力度,增强惩治效果
进一步加大办案力度。办案是惩治腐败的有效手段、是纪检监察的基本职责、是反腐倡廉的中心环节。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对那些胆敢无视党纪国法顶风违纪、无视群众利益肆意妄为的,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重点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滥用职权、贪污贿赂、玩忽职守、腐化堕落案件,重点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和工程建设、房产开发、土地管理、招标投标等重点领域案件,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和渎职侵权背后的腐败案件,依法惩处行贿行为。
进一步提高办案能力。狠抓办案队伍,加强办案培训,创新办案机制,激发办案活力,努力提高案件线索发现研判能力、查办案件组织协调能力、疑难复杂案件突破能力、办案风险防控能力,做到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廉洁办案。
进一步增强办案效果。坚持宽严相济、惩防并举,对严重违纪者和恶意诬陷者要惩治,对轻微违纪者和失误改错者要挽救,对务实重干者和受到诬陷者要保护。严惩极少数,教育大多数。深化案件调查报告、问题整改报告、警示教育报告“一案三报告”制度,积极促进查办案件成果向预防腐败转化,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
四、持续推进风险防控,深化惩防体系建设
不断增强廉政教育的感染力。按照“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总要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反腐倡廉教育,充分发挥岗位廉政教育、任前廉政教育、节日廉政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等的特殊作用,增强教育效果。挖掘信阳廉政文化资源,持续打造具有信阳特色的“清风大别山”廉政教育品牌,开展军地共廉、家庭助廉、师生倡廉等活动,形成纪委协调、部门齐抓、各界参与的“大廉教”格局。
不断增强监督制度的执行力。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制度执行力。强化审计监督作用和审计结果运用。以县(区)党政“一把手”公开透明行使职权为突破口,完善县委政府权力运行制约机制,探索市委政府和市直机关权力公开的有效途径,使权力在公开中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突出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深化岗位廉政风险和社会廉政风险预警防控。
不断增强反腐倡廉的凝聚力。以创建廉洁单位为载体,在全市社团组织、中介机构和非公企业开展社会领域反腐防腐工作,努力形成守法守信、公平公正,拒绝贿赂、崇尚廉洁,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持续开展专项治理,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巩固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土地闲置、城乡低保、食品安全、新农合资金、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成果,并努力实现专项治理成果向长效机制转化,严防治后又乱的反弹现象。重点抓好以下治理工作:(1)开展违法占地、违章建筑、违规开发等问题专项治理;(2)开展对水利资金和项目建设中突出问题专项治理;(3)开展司法执法领域违规失范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4)开展基层侵害群众利益疑难信访问题“百人百件”专项治理;(5)开展对救灾救济款物管理使用中突出问题专项治理;(6)开展对公务员考录、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中突出问题专项治理;(7)开展车辆超限超载问题专项治理。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自己实际,确定专项治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