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向阳

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河南省如何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进一步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新突破、新跨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首先在学、关键在做”。落实到我们的工作实践中,关键在于结合实际把中央的一系列战略思想、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坚定走“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科学谋划,务实行动。

一要持续实施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总体战略,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在河南的具体实践。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持续实施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总体战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以贯之谋发展。

随着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入了整体推进、全面实施的新阶段,也意味着未来十年中原崛起、河南振兴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河南实现科学发展,就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在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上取得明显成效,使中原经济区成为城乡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良、社会和谐文明的经济区,确保河南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要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十八大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持续探索走好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四化同步发展看,“三化协调”体现了四化同步的内涵、符合四化同步的要求。从城乡发展一体化看,我们提出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很好地体现了十八大关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要求。从生态文明建设看,我们提出的“两不牺牲”就包括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设绿色中原、生态中原的内容,完全符合十八大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我省在探索走好这条路子上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今后我们要按照十八大的新部署、新要求,持续完善提升思路、方法、举措,推动河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要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深化改革开放的部署和《中原经济区规划》要求,要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和体制机制弊端,促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要在“三化协调”发展上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探索建立工农城乡利益协调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合理优化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把开放作为带动全局的战略性举措,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规模、高层次承接产业转移,深化与央企战略合作,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四要持续着力民生着力民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因此,中原经济区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实现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与现实利益、具体利益结合起来,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抓好重点民生工程,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着力解决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城乡居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摘自《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