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姚广义)近日,《河南报刊审读》重点对本报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专题予以高度评价,称赞本报及时开辟多个专栏,一方面对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行解读,帮助读者学习理解党的十八大精神,一方面全方位、立体式地报道全市各地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情况,可谓体裁多样、形式灵活、浓墨重彩、气氛浓厚。
《河南报刊审读》发文称,《信阳日报》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专题有三大特点:一是体裁多样,形式灵活。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之后,《信阳日报》及时转发了十八大报告全文、新修订的党章等重要文件。紧接着从11月21日起,在一版、二版、三版和时事版分别开辟“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十八大精神进基层”、“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全面提升魅力信阳建设水平”系列评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县区委书记访谈”等栏目。“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专栏,主要刊发各县区、市直单位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动态消息;“十八大精神进基层”专栏,主要刊发记者在基层的见闻,以现场新闻的形式推出等。栏目策划到位,体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务实,有效地扩展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宣传贯彻的覆盖面。二是反应及时,报道深刻。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信阳日报》做到了行动快捷、报道及时、反应及时。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信阳日报》立即在要闻版推出了专题报道。信阳市委召开以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题的全委扩大会议后,该报在报道会议精神的次日即11月24日起,连续撰发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全面提升魅力信阳建设水平”6篇系列评论。同时,该报及时约请本地理论专家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全面提升魅力信阳建设水平”理论专版撰发文章,推出3期11篇文章。在报道内容上,《信阳日报》把学习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内容丰富,报道深刻,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如“十八大精神进基层”专栏的《毕业后就能直接上岗》,就如何破解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两难”问题,报道了平桥区率先成立了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局,培训设在工厂里,员工一边培训一边拿工资,职业教育和就业实现了无缝对接,这样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和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很好地结合起来。这些富有新意的报道,很受读者的欢迎。三是文章短小,语言精练。在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中,《信阳日报》推出的专题报道,文章篇幅都不长,可谓短小精悍。“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十八大精神在基层”专栏的文章,都在三五百字。6篇系列评论文章,基本都在八九百字。
《河南报刊审读》认为,《信阳日报》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专题高度集中,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推出各类宣传报道13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