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峰

再过两天,蛇年春节就要到了,您是否在憧憬着与家人团聚的同时,也在揣度着咋样过好这个春节?

欢度春节是亿万中国人少不了的情结,春节习俗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特色生活方式,它使每个成员在族群内获得生活的踏实感、相互之间的亲密感以及文化认同感。春节是人们表达内心感情的重要时机,也是人们精神的重要寄托方式。诚然,延续千年的春节文化需要与时俱进,但其和融亲情、密切友情的核心价值,什么时候都是必须坚守的。 君不见,每当春节将至,无论是在机场、在车站,哪里不是人头攒动、人满为患?那些从天南地北汇聚而来的人流,冒着严寒,提着行李,排着长队,不管多么艰难,也不管多么疲惫,都要赶在春节前回家与亲人团聚。这样的场面,令人感动。它是我们中国人对家人、对故土强烈眷念的生动体现。

春节是个最富人情味的节日,亲友间的节日往来,朋友间的三五小聚,仍然是节日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组织一些文化活动闹闹新春,翰墨丹青贺佳节,走家串户送温暖,组织联谊旅游活动,这都是健康文明的,应该大力提倡。但时至今日,过春节仍然存在一些陋习,把春节变成了“麻将节”、“酗酒节”、“铺张浪费节”、“鞭炮节”等等,使春节过变了味。同时还有不少人慨叹过节让人越来越累,年味越来越淡。累就累在假日期间没完没了的拜访,淡就淡在缺少祥和悠闲的气氛。现在的拜访,已经不仅仅是过去亲友间的节日拜访了,更多的是商业伙伴之间的拜访。这种拜访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大多带有利益关系的背景,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这种把日常工作和商业交际延伸到节日里的拜访,恐怕很难与文化意义上的春节沾上边。在这个个人和群体都处在激烈竞争的时代,也许许多人还很难跳出俗套去真正享受春节,真正回归节日的文化本位,实现心灵的自由与放飞;也许我们这一代许多人还不得不这样过春节,但令人担忧的是,长此以往,真正意义上的春节会不会逐渐从我们民族的文化记忆里消失?我们的子孙,将来还能过上真正有文化底蕴的春节吗?

忙碌一年,也该在万家团圆之际,多一些与家人的欢聚,少一些不必要的应酬。然而,要过好一个欢乐、祥和、健康、文明的新春佳节,就必须破除陋习,我们既要不失民族的传统,确保有“年味”,又要做到风俗随时代转,充分体现革新精神,只有把时代精神融入传统风俗,才能让传统风俗这棵大树永葆常青。这也许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