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广义
2月2日,豫南大地淫雨霏霏,天寒料峭,而固始县往流镇敬老院里却是其乐融融。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让这里的老人们感动不已。
和往年一样,他将一件件棉大衣、一袋袋白面、一提提猪肉、一桶桶食用油等过年礼物送到敬老院。
“他是一个好人啊,日常非常关心我们,帮我们老人解决生活问题,逢年过节还来看我们、送礼物!”往流镇敬老院的老人们称赞道。
他就是河南固源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圩村党支部书记王继臣。
王继臣是固始县往流镇邓圩村人,今年46岁,中共党员,大学毕业后以自强不息的毅力,在郑州办起了河南固源置业有限公司,2012年10月被家乡父老推选为邓圩村党支部书记。
王继臣创业有成不忘家乡,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为家乡做点事是我的一个心愿”
王继臣6岁时,其母因病离开了他和一个不满3岁的弟弟,这对本身就困难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父子三人相依为命,父亲又当爹又当妈,生活异常艰辛。亲戚朋友、左右邻居看到他们的境况,纷纷尽其所能给予接济,这在王继臣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决心长大以后好好混,争取做个有钱人,来回报那些帮助过他的父老乡亲。20年前王继臣辞掉做外语教师的高薪工作,下海从商。小时候的苦难生活培养了他百折不挠的坚毅性格,几番沉浮、几番打拼,王继臣终于在郑州有了自己的公司——河南固源置业有限公司。
2009年9月的一天,王继臣在公司办公室翻阅报纸,一则固始一乡村医生筹资百万元建敬老院的消息引起了他的高度关注,看完后才知道这位可敬的乡村医生竟然是他同村的青年李纯白。王继臣的内心受到了深刻的触动和震撼。他心想,李纯白一个乡村医生,能把所有积蓄都拿出来,投入到家乡的公益事业上,而自己要比他目前的情况好好些倍,可却没有做,实在有点愧对家乡父老。他当即找人打听到了李纯白的手机号,并与李纯白通话长达一个小时,向他诉说了对家乡的不了情。“为家乡做点事是我积存在心头的一个未了的心愿,这次你的善举敦促我要立即完成这个心愿!”王继臣说。
当年10月的一天下午,王继臣带着公司的负责人,驱车专程来到往流镇敬老院,看望全院的五保老人,与他们促膝交谈,了解他们方方面面的生活情况。通过与老人们的交谈,王继臣了解到敬老院目前主要还是靠李纯白个人带领老人们在自己的田地里力所能及地种粮、种菜、搞点小规模养殖来艰难维持。他当即表示要资助敬老院,让这些五保老人们能尽量生活得好一点。临走时,王继臣给每位五保老人送上了200元的零用钱。
2010年1月30日上午,王继臣再次来到了往流镇敬老院,给院里的老人送来了太阳能热水器、三轮摩托车、军用棉大衣、大米、白面及其它日用品。随后,王继臣又与敬老院负责人签订了长期供养协议,对当时入住该院的20位五保老人,每人每月拨200元人民币作为生活补贴,用于改善老人们的生活,并把往流镇敬老院定为他公司的对口支援单位。王继臣的这一善举,基本上解决了往流镇敬老院供养难的问题。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