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完善“多位一体”的日常监控机制
多角度监控。结合“服务零阻碍、办事不求人”的工作目标,我市对绩效考评确定的五大项内容进行细化,分解成目标任务完成、依法行政、重点工作联合督察、治理上班病、政风行风建设、作风建设、市委市政府日常督办事项、零阻碍服务、窗口人员管理和一周办结制落实情况等11小项内容,对参评单位的工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控。
多部门监控。11小项考评内容分别由对应相关监控部门进行日常监督,分别涉及多个综合性监督部门,各监控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监督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整体监督合力,实行实时监控。
分标准监控。充分利用每个监控部门已制定的相关考评、考核和监督方案的结果,节约行政资源和成本,对有些监控部门没有考评方案的,要针对所对应的监控内容及时制定考评方案,确保实行一对一的监督和考评,即每一项考评内容均有一个监控部门、有一个考评办法、有一个考核依据、有一个评分标准,使日常监察内容更具针对性、监督过程更具操作性、监督结果更具科学性。
创新“双问卷”的公开评议机制
服务好不好、效率高不高,老百姓最有发言权。我市把公开评议作为绩效管理考评的关键环节,实行分别针对公众评议和服务对象评议的“双问卷”评议制度。公众评议是指向市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干部职工代表、企业代表、个体工商户代表、群众代表,发放问卷评价表,对职能部门和产业集聚区工作绩效进行评议。服务对象评议是指在职能部门和产业集聚区当年服务对象中随机抽取2/3,委托市统计局调查队进行调查问卷。
为保证公开问卷评议的公正性和真实性,我市实行“一库二问三监督”的评议方式。“一库”,即建立一个评议人员信息库。对各类评议人员的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形成一个大的信息库,并根据时间和人员的变化及时进行更新,利用电脑软件设置自动抽取程序,在进行公开评议时,设置评议人员类别、条件和比例,可在最后时间随机抽取评议人员,确保评议人员抽取的随机性和科学性。“二问”,即根据不同的评议人员实行现场问卷和电话询问两种不同的问卷方式,对公众评议实行现场发放问卷、现场填写、现场回收的方式进行,对服务对象评议实行针对问卷内容,通过电话进行逐项询问的方式进行,保证了评议结果的真实性。“三监督”,即由纪检监察和组织人事等相关部门派人组成评议工作监督小组,对三个重点评议环节进行全程监督,一是对问卷发放、回收、密封进行监督,二是对电话询问现场进行现场监督,三是对评议结果统计汇总进行监督,防止弄虚作假等现象发生。
确立“三挂钩”的奖惩激励机制
评议结果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绩效管理考评工作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参评单位工作积极性。我市把绩效考评与参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的根本利益挂钩,建立了奖惩结合的激励机制。
一是绩效考评结果与通报备案挂钩。绩效考评实行每年一次,对单位自评、部门专项监控和公众评议、服务对象评议四个环节的情况分别按照5%、60%、15%和20%的比例进行测算,实行百分制考评,按照考评总分对职能部门和产业集聚区按分数排序,下发通报并报组织部门备案。
二是绩效考评结果与提拔重用挂钩。对考评总分排在前10名的职能部门和前3名的产业集聚区,授予“绩效管理五星级单位”称号,并作为干部考核、表彰、推荐、重用和提拔的重要依据。
三是绩效考评结果与效能问责挂钩。对考评总分低于参评单位平均分值20%的单位或考评排在后3名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分管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取消该单位年度评先评优资格和主要责任者一年之内提拔重用资格,连续两年被通报批评的单位,给予主要责任者免职或纪律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