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 静 钱洪波 冯德平
近日,笔者走进了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一步入教学楼,遇到的每一位学生都会有礼貌地向我们鞠躬、问好。刚走到三楼,就听到“从新加坡、西班牙、意大利、韩国到日本,这么大的一个世界,到处都有我们新县人” 的铿锵歌声。
新县山多田地少,90%以上的面积为山地,农村富余劳动力8万多人。如何把人口压力变成人力资源?如何鼓起农民的“钱袋子”?“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是历届县委、政府关心的问题。要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该县将眼光瞄准国际劳务市场,在全国率先成立对外劳务合作管理局,在小山城建起了专科资质的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国4家韩国雇佣制公共派遣机构之一。广大农民走出山门闯世界、漂洋过海挣洋钱,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外汇7000多万美元,直接带动了近8万群众脱贫,被授予为“全国外派劳务基地县”称号。
新集镇小木城村是个只有34户人家的小村,却有21户60多人曾出国务过工,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房。村里人都说:“是涉外劳务经济富了我们村!”外村的人都管这个村叫“地球村”。在新县,像小木城村村民一样靠劳务经济富起来的就占了四分之一。
通过涉外劳务,广大务工人员更新了观念,积累了资金,学到了技术,增长了才干,掀起了“人回乡、企回迁、钱回流”的创业热潮。曹之刚等4名研修生回乡投资100万元,建成了占地80亩、大棚52个、鱼塘30亩的四方绿色农场,大力种植反季节蔬菜,年产值80余万元。回乡青年郭秀文投资200多万元,创办了荣潜养猪场,年存栏2000余头、出栏6000余头,年创产值1200多万元。
目前,该县劳务人员返乡创办企业110多家,累计投资逾5亿元,带动2万多人就业。涉外劳务已成为新县不冒烟的大工厂、换脑强技术的大学校、脱贫致富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