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成兆本)“背负淮水、三关之险”、史称“负函”的平桥区城阳城址保护区加快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其规划建设的“城阳新城”社区目前已初现端倪。

城阳城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信阳市北郊、平桥区辖区,东临淮河,北接明港,内有数百座楚墓,保存完好的战国古城墙是现存6座楚王城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有重要考古价值的古遗址,是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信阳市中心城区唯一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文物保护、文化研究、旅游参观的好地方。城阳城也是孔子周游列国的最南端,在历史上颇受孔儒思想影响。城阳城前后繁华1500多年,深深地渗透着豫风楚韵的文化灵魂,积淀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郭沫若等曾深入研究城阳城址的历史、文化并发表重要学术论文,对其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以极高评价。成语“亡羊补牢”典出于此。城阳城有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但方圆十公里缺乏规范的集贸市场,当地百姓期盼多年。2009年,城阳城址保护区通过招商引进信阳天辰置业有限公司,着手建设可容纳万余人的集贸市场。据悉,该项目分三期,一期工程主要建设集旅游服务、购物、居住、文化产品生产和交易等于一体的楚文化一条街,目前综合集贸市场初步建成,城门、桥梁、人工湖、绿化、管线等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市政设施和公益设施齐全,拥有5万余平方米的房屋,其中住房230余套、商用楼4栋,部分群众已入住,亚兴购物广场分店同时入住这里。二期主要包括社区服务中心、学校、医院、旅游服务等配套设施,三期重点改革城阳城辖区内居民落后的生产生活面貌。

“城阳新城”社区在结构上注重功能配套,突出楚文化特色,充分考虑“建筑、人、环境”三者之间的渗透关系。建成后将是一座集豫楚文化展示与交流、行政办公、生态休闲、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活力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