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息县是连续7年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总产量占河南省的1/50,夏粮总产量占信阳市的1/3强。大力发展近农工业是息县县委、县政府作出的选择。
弱筋小麦是蛋糕和饼干等糕点的必备原料。作为河南省最大的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基地,息县依托弱筋小麦资源优势,先后引进了近10家弱筋小麦深加工企业。其中息县峰刚粮食制品有限公司,年加工弱筋小麦15万吨。总投资10亿元的河南金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则以息县的粳稻和超级杂交稻为原料,年产精米10万吨、米线7.5亿袋。
“抓好近农工业,可以把农区的‘粮袋子’变成‘钱袋子’,实现工农互动双赢。”眼下,这一发展思路已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共识。
近农工业的发展使息县土地流转工作也风生水起。去年以来,该县耕地和林地流转达110万亩,全县现有耕地流转100亩以上和林地流转500亩以上的经营大户347户。昨日上午,在该县孙庙乡的一片绿茵茵的麦田边,种粮大户方振涛说起去年的收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告诉记者,去年他家六口人,共流转耕地1500亩,全部实行机械化种植,刨除各项开支,纯收入上百万元。他说,今年准备再扩大耕地流转面积,“国家支持,乡亲乐意,家庭增收,何乐而不为呢!”
在息县采访中,记者欣喜地看到,该县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土地流转,而土地流转后产生的富余劳动力与市场对接,又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难问题。目前,在息县产业集聚区就业的有15600人。同时,近农工业还辐射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引导全县20多万农民快步进入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从事养殖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关联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