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夏青云 通讯员 邵梦华

去年以来,我市警方依托“信息指导平台”和“研判平台”,把建立信息应用工作机制与建立现代警务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机制,全力建造打防管控“流水线”。

指导、研判两平台并用提高效率

被民警们称为平台的是市公安局启用的“一库二系统四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网络追逃、网络查辑、网络户政、网络监管等均成为现实,民警们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上平台,平台就像一个小而全的作战系统,用电脑、查网络已成为民警掌控治安大局、参与侦查办案须臾不离的“绝招”,真正实现了“遥控指挥,异地布警,同步作战”。

坚持信息制导。我市警方把信息化、现代化作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发展方向,着力在提高基层基础工作的科技含量上下工夫,各警种信息系统纵向贯通,横向融合,形成了以科技为支撑的数字警务模式,实现了刑侦、治安、交警、经侦、监管等单位综合信息的统一管理和使用,使大量基础信息得以高效流转、高度共享,随着鼠标的移动,涉及信息研判、刑事侦查串并信息、地理信息在内的各类信息分门别类地显示在屏幕上,在同一平台上实现了网上查询、网上串并、网上追逃等多种功能,原来需要几天、几十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几分钟就完成了;原来需要四处奔波,动用大量警力才能办成的事,现在坐在办公室,打开电脑就能办到,真正做到日行千里。

信息源源不断地输入平台后,“信息指导平台”和“研判平台”就及时分析研判警情,关注辖区高发案件、高危人群、高发地段、高峰时段等规律特点,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向派出所及有关部门发出预警信息。截至2012年12月30日,我市警方共破获刑事案件1661起,同比上升123%,其中破获现行案件数同比增加87.6%;而在“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启动之前,全市日均接警22起,日均发生刑事案件19起,其中入室盗窃、抢夺等多发性案件就有10余起。

以前破案是人海战术、大兵团作战,到处翻档案,靠的是“脑袋记忆、麻袋台账、会议通报、经验判断”。如今,依托“警务数字化协同系统”平台,民警实现由“被动型”向信息导侦的“主动型”勤务转变,由“操作型”向“实战型”提升,工作的针对性与效率大幅攀升。2012年9月1日,罗山县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件,市公安局在组织精干警力侦破同时,及时启动预警机制,帮助一线民警分析案情,同时将发生的类似案件在局域网上进行公布。结合预警分析,参战民警针对案件现场走访调查情况和联系电话与广东省的发案进行串并,判断罗山县特大抢劫杀人案件与发生在广东的3起抢劫出租车案件系同一伙人所为,并及时将信息通报给广东省,两省警方经过艰苦鏖战,终于将发生在广东、河南、山东等省的特大流窜杀人抢劫案件侦破,三名犯罪嫌疑人落入法网。

及时总结经验促科技强警

事后,参战民警分析此案的成功破获得益于:一是情报中心统揽全局,及时全面准确的分析、研判、串并,为侦查工作确定了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向,充分发挥了情报主导警务的作用,体现了“大情报指导下的小行动”;二是侦查人员过硬的素质和信息的应用,是打开案件突破口、深挖案件的基本保证。

尝到“甜头”的侦查员们主动应用信息化的劲头更足了,网上查询、网上串并、网上追逃参与破案的案例不胜枚举。商城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该局党委在办公经费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提出“不懂计算机的领导将会失去指挥权,不会计算机的民警将会失去工作岗位”。为此,商城县公安局专门组织人员赴上海宝山学习科技强警知识,现在,该局民警的电脑普及率达100%。 2012年以来,商城县公安局刑警大队依托“大队信息网页”、“信息指导平台”共发布指令性信息178条,抓获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143人,破获刑事案件453起。2000年以来,该局辖区所发26起命案全部侦破,无一起欠账,命案在逃犯罪嫌疑人全部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