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 光 赵 锐

在淮滨县芦集乡有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从莲花村赤手空拳走出去,先后在上海、深圳、苏州靠卖破烂、在工地给人打工为生,经过多年摸爬滚打,创业成功后又回到家乡投资,搞起了花木种植,如今一块3000多亩的废弃土地被他流转整合成富昌花木种植合作社的苗圃和果园。他叫徐金富,他的一个朋友说,这一切源于他小时候的一个梦想。

徐金富小时候经常听大人讲故事,他很向往故事里那些能够自由玩耍、四季如画漂亮的庄园,幼小时心里就立志长大后也要拥有这样的庄园。现实生活与梦想总是有着巨大的差距,贫困让徐金富在家乡无法生存,他只好跟着同乡来到上海的建筑工地给人打工。“也许是我的善良给了我好运气。一次,我骑着三轮车收废品,看见一个老头扛着几根铝管很辛苦,就主动带他一段路,送他到了一家工厂,谁知道这个老头竟然是那里的董事长。”徐金富说,从那时起,这个姓黄的董事长就认定徐金富是个好心人,并把自己厂里所有的废品都交给他卖,而且还不断把他介绍给其他企业的老总,使徐金富的生意越做越大。2007年,他在家乡流转了500亩土地作为苗圃种植景观树,如今他的苗圃已经发展到3000多亩。“我这里的土地一寸都不会浪费,我要让这里树上结果,地上养鸡鸭,水里养鱼虾。”徐金富对他的庄园梦充满信心。